琐屑鱼虾不厌腥,惊闻一脔到斋扃。
荠肠久断闻韶味,蒿目愁看在罶星。
破履尚图儿致养,解颐空对客谈经。
西风峭急江湖晚,何处充饥有楚萍?
琐屑鱼虾不厌腥,惊闻一脔到斋扃。
荠肠久断闻韶味,蒿目愁看在罶星。
破履尚图儿致养,解颐空对客谈经。
西风峭急江湖晚,何处充饥有楚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收到朋友馈赠的肉类(尤其是鱼虾)的复杂心情。他虽然平日里并不排斥这类食物,但在此刻,他感到一丝惊讶和感慨。诗中提到"荠肠久断闻韶味",暗示他长久以来没有品尝过如此美味,犹如久居陋室之人突然闻到佳肴香气。他对当前社会的忧虑也体现在"蒿目愁看在罶星",意指他对贫困百姓生活艰难的担忧,如同看到水边捕鱼的网中仅有的几条小鱼。
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子女需要照顾,却只能破履度日,只能在与客人交谈时聊以自慰,谈论经典来寻求精神寄托。最后,他望着窗外秋风萧瑟、江面波涛汹涌的景象,不禁担忧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何处能找到像楚萍(一种浮萍,象征漂泊无依)那样的避难所,以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朴素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元代文人面对困顿时的无奈与期待。
昔有隐君子,中年洛阳居。
击壤歌太平,洛人为结庐。
名曰安乐窝,花间行小车。
昔有贤宰相,退休寓洛都。
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
买园广其宅,至今传画图。
贤宰富彦国,隐君邵尧夫。
走也非隐君,贤宰今不无。
草草白云庵,隙地日自锄。
欲筑三两亭,冠盖延朋徒。
劝君可绿蚁,揣己无青蚨。
解剑肯指廪,芳名宜大书。
癖习嗜幽讨,刚气负殊禀。
寂寥荒山中,十载赋招隐。
偶逢梅尉孙,漠事一暗省。
斯人纵非仙,英概故不泯。
是日秋□霁,村坞足清景。
叶脱高木疏,云净远岑逞。
田家竟收穫,岂复有遗秉。
芳萸摘并空,戍卒亦太甚。
怀古兼叹今,野老仅能茗。
此心谁当知,应有月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