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来知汝未曾离,竹杖麻鞋好护持。
我罪已深衰更甚,不须翘足看松枝。
书来知汝未曾离,竹杖麻鞋好护持。
我罪已深衰更甚,不须翘足看松枝。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寄答曰庐诸子》。诗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书来知汝未曾离”,诗人通过收到友人的书信得知对方并未远离,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关心。接着,“竹杖麻鞋好护持”一句,运用了典型的禅宗语言,竹杖和麻鞋象征着修行者的简朴生活和坚韧意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友人在艰难困苦中能够保持坚定,如同竹杖和麻鞋一样,给予友人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下半部分“我罪已深衰更甚,不须翘足看松枝”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深刻反思。他自认罪孽深重,身体日渐衰弱,因此无需再羡慕他人如松枝般挺拔坚韧的生活状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谦卑与自我反省,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探讨,展现了释函可作为一位僧人的独特思想境界和人生哲学。
萧郎自分百里权,青袍陆沈十四年。
寸心秖折吏民上,尺书不到公卿前。
时时却过王生里,谓言磊落当如此。
纵然未得二千石,依旧杜陵一男子。
昨者忽骑五䯀骢,别我要我歌楚风。
皂盖透迤挂山月,玉壶旖旎酣江枫。
看公一身俱意气,文苑仍须传循吏。
长茜于今饶政术,次君到底存交谊。
黄金铸身难铸心,临岐慷慨为知音。
大夫故有兰台思,欲问王生何处寻。
东林公,东林公,禅房寂寂苍苔空。
七日不受人天供,出门双颊桃花红。
我不愿白牛乳,回汝黄金色。
亦不愿一麻复一米,令汝肌肤削如腊。
藜羹豆饭香且圆,树影忽过窗西偏。
即呼杂食吾亦可,饱啜松风任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