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见梅》
《山行见梅》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长至山行梅不迟,攀条触雨益垂垂。

云暗野桥直独见,岁寒蜂蝶敢相欺。

时心巳抱调?实,久色难销傲雪姿。

愁在不缘乡国乱,白头心事本同期。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山行见梅》描绘了山中行旅时遇见梅花的独特景象。首句“长至山行梅不迟”,点出梅花在冬季漫长时节依然准时绽放,显示出其坚韧的品性。接着,“攀条触雨益垂垂”描绘了梅枝在雨中低垂的姿态,更显其顽强与不屈。

“云暗野桥直独见”通过阴沉的云雾和孤寂的野桥,衬托出梅花独自盛开的孤高,即使环境冷清,也毫不畏惧。“岁寒蜂蝶敢相欺”进一步强调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独立,连蜜蜂蝴蝶也不敢轻易靠近。

“时心已抱调梅实,久色难销傲雪姿”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内在品质的赞赏,认为它不仅外在美丽,更有坚韧的内心和高洁的气质。“愁在不缘乡国乱”,诗人将自己的愁绪与国家的动荡联系起来,暗示梅花的坚韧也是对乱世的一种寄托。

最后,“白头心事本同期”,以梅花的白头寓意诗人自己年华老去,但心境与梅花一样,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和高洁,期待着风雨过后的安宁。整首诗借物抒怀,赞美了梅花的品格,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山水画

长松拂云生昼寒,沙上草阁俯江湍。

幽人竟日少尘事,白鸟青天到倚阑。

(0)

画·其二

看山亭上晚凉多,曲曲朱栏瞰玉河。

一派响泉云外落,长流不息似恩波。

(0)

张廷瑞画竹为陈体方

古时张旭善草书,草书名重人难如。

不攻草书攻墨竹,有孙今向虞山居。

醉吟先生醉乡客,清风两腋生衣□。

溪藤求写作便面,形影半弯堪捲舒。

白云孤飞洒苍雪,墨汁忽吐金蟾除。

相灵何处报琴瑟,九疑一望连郊墟。

琅玕不碎铁如意,翡翠却胜红芙蕖。

秋声彷佛动毫末,风吹仙梦游华胥。

先生爱我旧莫逆,珍重示我过茅庐。

蔷薇露香为沐手,老眼披玩尘消除。

□飙满座惬清兴,抵用金杯浮玉蛆。

纷纷花草空自媚,此君敬慕心长虚。

愿留高枝款栖凤,莫取长竿供钓鱼。

人生踪迹类萍水,日月安可延居诸。

平生共保岁寒节,白发满头情有馀。

(0)

绛山书院图

绛山高峨峨,绛水流汤汤。

山水出雄固,城池建封疆。

万家烟树迷,屋宇连垣墙。

鸡犬自鸣吠,风俗多淳良。

爰有读书院,轮奂居中央。

青衿日济济,探讨攻文章。

岂惟惜一馀,亦乃明五常。

规模似邹鲁,时世逢虞唐。

学成致登用,高步纡岩廊。

而君昔此游,别来岁己长。

丹青写其图,以慰心遑遑。

怀土众所同,伟哉重义方。

作诗为赞美,攸久期播扬。

(0)

明妃曲

明妃生长巫山村,雨露未沐椒房恩。

写图召幸在当日,不赂画工君不识。

一朝远嫁辞冕旒,重瞳相见难相留。

法刀虽斩毛延寿,倾城倾国宁再有。

至今青冢草离离,琵琶尚传哀怨词。

(0)

竹木白头翁

古木苍苍俯碧流,疏篁瑟瑟晚含秋。

幽禽独立西风里,似向斜阳叹白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