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拂云生昼寒,沙上草阁俯江湍。
幽人竟日少尘事,白鸟青天到倚阑。
长松拂云生昼寒,沙上草阁俯江湍。
幽人竟日少尘事,白鸟青天到倚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水画卷。首句“长松拂云生昼寒”,以长松轻拂云层,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凉意与静谧,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高远。接着,“沙上草阁俯江湍”一句,将视线从天空拉回地面,描绘了一座草阁依傍在沙滩之上,俯瞰着湍急的江水,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动态之美。
“幽人竟日少尘事”则点出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位远离尘嚣的隐士,他整日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最后,“白鸟青天到倚阑”一句,以一只白鸟翱翔于青天之间,最终停歇在栏杆之上,作为画面的收尾,既增添了生动的自然元素,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理想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鳅湖之阴龙蜕骨,常见群仙与龙集。
一朝掘地得龙珠,暖雾浓岚光不没。
黄昉细滑凝土脂,紫晕斜回带泉脉。
怪来鳅湖云气黑,何代何年有奇迹。
乃知非龙亦非珠,玉女明星散金碧。
不是青囊一卷书,咫尺幽冥永相隔。
虾须蟹眼即龙媒,罔象羵羊应龙出。
精灵感动谁得知,一笑看珠缨断绝。
君不见吴城山,洞庭浦,剑气飞空人共睹。
当时蜿蜒顾其母,一念能回帝关虎。
泪花落石尽成珠,珠石固知相比数。
君家儿女亦纯孝,见石思亲意凄楚。
惜君茕茕在中路,虚幌寒衾自朝暮。
蜀国蛾眉自可怜,石镜沈明照千古。
村迥疑无路,堤平不复桥。
暖风开芍药,细雨落凌霄。
自得幽居趣,何烦隐者招?
小车来往熟,乘兴不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