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当年亦萧索,犹来篱下醉流霞。
闲门今日无人到,赖得寒丛未有花。
陶令当年亦萧索,犹来篱下醉流霞。
闲门今日无人到,赖得寒丛未有花。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晚年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与想象,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寄情自然的高洁品格。
首句“陶令当年亦萧索”,以陶渊明的别号“令”开篇,暗指其晚年生活简朴、清贫,但“亦萧索”三字却并非全然消极,而是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接着,“犹来篱下醉流霞”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陶渊明比作在篱笆下饮酒赏花的诗人,以“醉流霞”形容他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展现出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闲门今日无人到”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晚年生活的宁静与孤独,门前少有人迹,但他并不感到寂寞,因为“赖得寒丛未有花”。这里的“寒丛”既指自然界中尚未绽放的花朵,也象征着陶渊明内心的坚守与淡泊。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陶渊明即使在物质上匮乏,精神上却因坚持自我而感到富足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我览师省字,惕然中不宁。
悠悠老将至,省身愧未能。
惟昔有曾氏,三省日有恒。
惟今有盛氏,乃能上师曾。
师曾固非难,师曾亦岂易。
省身勿泥三,随地安着己。
柔者思不随,刚者思不厉。
操术必求精,济人不谋利。
如此类推之,一息不容已。
此心贯万端,疑即一贯地。
人品夫何常,希曾亦曾矣。
小子嗟后时,羡君早立志。
从今创脚跟,行远必自迩。
二穗三穗禾,二岐三岐麦。
去年与今年,新野民所穫。
农初得之笑,把玩不忍释。
乂牙珊瑚枝,凌竞战士戟。
又如明堂舞,执籥与秉翟。
又如鸾凤翔,参差垂众翮。
橐籥鼓元气,澒洞浑融液。
薰蒸为太和,混沌此副坼。
令尹今为谁,宋公师相伯。
疾恶真如仇,爱物已成癖。
嘉祥岂虚生,愿献府公宅。
桓桓沈中丞,宪宪唐大国。
周公嘉禾篇,再见出孔壁。
吁嗟薄恶吏,亦自梗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