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体诗·其四夜会问荅十》
《杂体诗·其四夜会问荅十》全文
唐 / 皮日休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

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

(0)
翻译
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
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
注释
莲:莲花。
烛:蜡烛。
亭亭:直立的样子,形容莲花茎秆修长。
嫩蕊:未开放的花蕊。
红玉:比喻鲜艳的红色花瓣。
怨:埋怨,不满。
何人:什么人。
问:询问。
无由:没有理由或机会。
心曲:内心深处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夜会问荅十》。诗中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带有几分哀愁的情境。"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一句,以莲花形容蜡烛,既突出了蜡烛的洁白无瑕,也透露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亭亭"二字,用来形容莲花或蜡烛的样子,给人以细腻和柔美的感觉。

而接下来的"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则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心中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忧伤与感慨。"不知含泪"表明诗人已是泪水涟涟,但又不知道这份哀愁是为了谁或是什么。"怨何人"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似乎在询问自己,究竟是因为哪个人或事而感到如此心痛。然而,这份痛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对象,可以说是一种无处安放的情绪。

"欲问无由得心曲"则更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他想要询问,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或途径。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困境,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在表达个人情感时所面临的局限和束缚。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又细腻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皮日休

皮日休
朝代:唐   字:袭美   生辰:867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多稼亭前黄菊

危亭俯凉囿,落叶日夜深。

佳菊独何为,开花得我心。

韵孤自无伴,香净暗满襟。

根器受正色,非缘学黄金。

独违春光早,而俟秋寒侵。

岂不爱凋年,坐令淹寸阴。

奈此清苦操,愧入妍华林。

向来朱碧丛,亦复悴斯今。

清霜惨万象,幽芳耿森森。

持以寿君子,聊尔慰孤斟。

(0)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其二

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

为怜落莫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

(0)

过西坑

乾风无那湿云何,吹不能开只助他。

野水落溪生蟹眼,一番过了一番多。

(0)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三

日背西岭没,月向东岭生。

殷霞未隐彩,皓露已舒明。

斗柄坐可挹,政恐河汉倾。

(0)

自和

北帝东皇竞化工,六花吹满鬓毛松。

谁令霓卫铺张晓,来与牛鞭断送冬。

宝历明朝新纪凤,珠宫昨夜起骊龙。

驱寒乞取酒泉郡,何必荆州万户封。

(0)

赠相士钱懒溪

塞北烟氛扫未开,何劳青眼过江来。

道人已办游山屐,福将谁胜上马杯。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