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三》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三》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日背西岭没,月向东岭生。

殷霞未隐彩,皓露已舒明。

斗柄坐可挹,政恐河汉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嵩山春夜的美丽景象。开篇"日背西岭没,月向东岭生",写出了太阳在西边的山峦下沉,而月亮却从东边的山巅升起,这两句勾勒出山影与光影的对比,显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轮回。

接下来"殷霞未隐彩,皓露已舒明",诗人通过未褪色的晚霞和已经散发清辉的露珠,表现了天色渐明的景象。这里的“殷霞”指的是晚霞余晖,而“皓露”则是月光下的露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夜幕初启、晨光欲曙的画面。

诗人接着写道"斗柄坐可挹,政恐河汉倾"。这里用了天文比喻,“斗柄”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摇柄,象征着时间和宇宙秩序。通过“斗柄坐可挹”,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思考。而“政恐河汉倾”则是借用天文现象来隐喻政治上的担忧,河汉(银河)倾覆往往被比作国家动荡或王朝更替。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同时也融入了对宇宙秩序和人间政治的深刻思索。通过精妙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诗人展现了自己在春夜清朗中对于天地万物、国家盛衰的深层感悟与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

半仙亭篮舆雪中回,黄绸日高眠。

儿婚女嫁,奴耕婢织,共有住山缘。

梦里松腴酿熟,竹港咽冰泉。

万古霜空月,此夜清妍。

不爱朝台暮省,爱渼陂鱼艇,杜曲山田。

更昭阳遗稿,有意续伶玄。

定谁共、旧家研削,要徘徊、观顾影烛花前。

西归好、春风未老,留待明年。

(0)

爇心香.继重阳韵

此个扶风。幼习儒风。遇风仙、传得清风。风狂便做。

总笑余风。这风风风,风得煞,似心风。

脱俗宜风,离境收风。向玄关、要捉云风。

香风不断,悦我松风。待好风来,灵风至,便乘风。

(0)

满庭芳.赠众道友

色财粘惹,如漆如胶,要他清爽爻爻。

那更名缰怎解,利锁难敲。

终日忧儿愁女,又何曾、暂开眉梢。

火院里,把身躯陷了,如灸如炮。

若悟无常事紧,将恩爱尘缘,猛烈俱抛。

物外逍遥性命,便是知交。

日用心清意静,看云涛、龙虎咆哮。

神光灿,现本来面目,天地难包。

(0)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

火院须当远。尘事难为染。

因遇风仙弃冤亲,做个投真马,得得超彼岸。

既达逍遥岸。炼气如素练。

专下工夫分假真,做个惺惺马。悟道何愁晚。

(0)

菊花新

碧洞深藏真景致。黄白花开金玉异。

不住有祥云,甘露降、瑞中增瑞。孟嘉落帽陶潜志。

又争知、这头瞻视。日日庆重阳,功行满、六铢衣赐。

(0)

清心镜.赠孙可道

孙先生,能放下。兀兀腾腾,通真弃假。

处心与、万物无私,略无些谄诈。乐清贫,得清雅。

逗引灵童,惺惺洒洒。

到如今、好结善缘,水云游行化。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