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将未得用,几人能赏音。
恩难忘一饭,报肯惜千金。
旧俗喜出胯,后时空愧心。
至今重风义,庙食配淮阴。
良将未得用,几人能赏音。
恩难忘一饭,报肯惜千金。
旧俗喜出胯,后时空愧心。
至今重风义,庙食配淮阴。
这首诗通过“淮阴千金亭”的故事,展现了对忠诚与报答的深刻探讨。诗人杨杰在诗中借古喻今,表达了对那些未能得到充分施展才能的英雄的同情,以及对知遇之恩的珍视和回报的强调。
首句“良将未得用,几人能赏音”点明了主题,即许多才华横溢的将领未能得到应有的机会施展,而能够真正理解并赏识他们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种不公的境遇,不仅体现在历史人物身上,也寓意着现实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
接着,“恩难忘一饭,报肯惜千金”两句,通过对比一饭之恩与千金之报,强调了知遇之恩的重要性。即使是一顿饭的恩惠,也值得铭记于心;而为了报答这样的恩情,即使是价值千金的财物也不吝惜。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扬,也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倡导。
“旧俗喜出胯,后时空愧心”则揭示了传统习俗中的某些陋习,如轻视或忽视人才的行为,最终会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这句话提醒人们,对待人才的态度应当是尊重和珍惜,否则将后悔莫及。
最后,“至今重风义,庙食配淮阴”总结了主题,表达了对忠诚与报答精神的推崇。即使在今天,人们仍然重视这种高尚的品质,并以淮阴侯韩信为例,将其作为榜样,通过祭祀等形式纪念其功绩,以此激励后人。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人性、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报恩、公平等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和呼吁。
少城西北最高处,凭槛极眺襟怀开。
模糊烟树鸟边静,突兀云山天外来。
归樯栉栉逗淮浦,凉飔猎猎生岩隈。
虽非吾土信云美,伴客留连倾一杯。
孰顺其祀,明明天子。天子谦让,诏群臣其议。
惟章献、章懿,遂祔先帝。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顺考攸宜,慰我孝心。群臣稽首,不远厥成。
伊先猷是程,伊大孝是经。匪祥符孰从,则莫我京。
三代庙寝,止一帝后。汉制已迁,儒臣罔究。
礼缺不称,因朴趋陋。亲靡祔尊,神挈斯祐。
帝曰俞哉,予奉二慈。匪曰无典,实成训是依。
促灼尔龟,爰蕝尔仪。琢金追玉,昭款信辞。
不敢先后,惟以顺跻。孟冬十月,大飨其时。
朕不惮勤,于庭遣之。吉日辛酉,帝自文德。
至于大庆,奉宝授册。永怀劬劳,孝贯天极。
虞宾在位,百官承式。显显太岁,惟册宝是将。
和鸾有容,龙旗孔扬。既至于庙,是承是告。
奉迁后主,合侑文考。有主则止,有匹得行。
遂旅豆笾,以及芼牲。明水太羹,有飶有澄。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考悦妣安,蠲我德音。
德音惟何,帝受纯嘏。不专斯飨,用赦天下。
开释罪辜,赐逮九军。一人作孝,庶邦蒙仁。
礼非天作,托始于圣。圣克正始,万世攸定。
作述交善,神人胥庆。天谓皇帝,既付所覆。
帝克孝治,奉亲以侑。其收丕祺,蕃衍后昆。
万有亿年,继继存存。
《顺祀诗并序》【宋·宋祁】孰顺其祀,明明天子。天子谦让,诏群臣其议。惟章献、章懿,遂祔先帝。宜索而典,而古而今。顺考攸宜,慰我孝心。群臣稽首,不远厥成。伊先猷是程,伊大孝是经。匪祥符孰从,则莫我京。三代庙寝,止一帝后。汉制已迁,儒臣罔究。礼缺不称,因朴趋陋。亲靡祔尊,神挈斯祐。帝曰俞哉,予奉二慈。匪曰无典,实成训是依。促灼尔龟,爰蕝尔仪。琢金追玉,昭款信辞。不敢先后,惟以顺跻。孟冬十月,大飨其时。朕不惮勤,于庭遣之。吉日辛酉,帝自文德。至于大庆,奉宝授册。永怀劬劳,孝贯天极。虞宾在位,百官承式。显显太岁,惟册宝是将。和鸾有容,龙旗孔扬。既至于庙,是承是告。奉迁后主,合侑文考。有主则止,有匹得行。遂旅豆笾,以及芼牲。明水太羹,有飶有澄。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考悦妣安,蠲我德音。德音惟何,帝受纯嘏。不专斯飨,用赦天下。开释罪辜,赐逮九军。一人作孝,庶邦蒙仁。礼非天作,托始于圣。圣克正始,万世攸定。作述交善,神人胥庆。天谓皇帝,既付所覆。帝克孝治,奉亲以侑。其收丕祺,蕃衍后昆。万有亿年,继继存存。
https://shici.929r.com/shici/y1F5GM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