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嶂羃青烟,千林扶玉莲。
石栏云母井,茅屋碧瑶天。
铁锁何须挽,金编耐可传。
苏张名利辈,置此合成仙。
万嶂羃青烟,千林扶玉莲。
石栏云母井,茅屋碧瑶天。
铁锁何须挽,金编耐可传。
苏张名利辈,置此合成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以“万嶂羃青烟,千林扶玉莲”开篇,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群山笼罩在青烟之中,林木间绽放着如玉的莲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接着,“石栏云母井,茅屋碧瑶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居的不凡与超脱,石栏旁有云母井,茅草屋坐落在碧蓝的天空之下,仿佛与世隔绝,远离尘嚣。
“铁锁何须挽,金编耐可传”则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暗示了真正的仙人无需外在的束缚,也无需留下文字典籍来传承,因为真正的智慧和境界是无法言传的。最后,“苏张名利辈,置此合成仙”一句,通过对比苏秦、张仪等追求名利的世俗之人,强调了仙居生活的价值在于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而非物质的积累或世俗的成功。
整首诗通过对仙居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忍对三峰閟两山,澹蛾三五韵幽閒。
王郎宾席自水冷,君须举玦人舍环。
乌涧门阶未尝峻,瑞峰重深一百间。
列屋罗帷隔风日,九回沈水纡髻鬟。
使君素负凌霄志,臞儒何以换酡颜。
龙香小袖酬绿醑,不管紫云私有语。
美哉江色酿山光,青琐勤开看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