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黄处士》
《赠黄处士》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闭户先生无是非,竹湾松树藕苗衣。

愁吟密雪思难尽,醉倒残花扶不归。

若出薜萝迎鹤简,应抛舴艋别渔矶。

到头苦节终何益,空改文星作少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huángchùshì
táng / fānggān

xiānshēngshìfēizhúwānsōngshùǒumiáo
chóuyínxuěnánjìn

zuìdǎocánhuāguī
ruòchūluóyíngjiǎnyìngpāoměngbié

dàotóujiézhōngkōnggǎiwénxīngzuòshǎowēi

翻译
闭门的先生不惹尘埃是非,竹林边的弯湾、松树下,荷叶如衣裳青翠。
忧愁地吟诵着大雪纷飞思绪万千,喝得酩酊大醉,倒在凋零的花瓣中,无人搀扶难以归家。
若愿走出藤萝缠绕去迎接仙鹤送来的书信,应当舍弃小舟离开那钓鱼的石滩。
到头来这清苦的节操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不过是白白地让文曲星转作了不起眼的少微星。
注释
闭户先生: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竹湾:长满竹子的河湾。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的树木。
藕苗衣:形容荷叶像衣服一样覆盖在水面上。
愁吟:忧愁地吟诗。
密雪:密集的大雪。
思难尽:思绪纷繁,难以终止。
醉倒:因饮酒过量而倒下。
薜萝:薜荔和女萝,此处比喻隐者所居的草木丛生之地。
鹤简:传说中仙鹤传递的书信,比喻高洁的邀请或信息。
舴艋:一种小船,代指渔家生活。
渔矶:钓鱼的石滩。
到头:最终,结局。
苦节:坚持严格的节操,过着清苦的生活。
何益:有什么益处。
文星:文曲星,象征文才与文章。
少微:星名,这里比喻地位不高或默默无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赠黄处士》。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闭户先生无是非"一句,就设定了一个超然世外的高洁形象,表明这位隐者远离尘嚣,不为世俗的是非所扰。这既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一种逃避态度。

"竹湾松树藕苗衣"一句,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竹湾”、“松树”都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代表着清高脱俗,而“藕苗衣”则是诗人生活的写照,显示出他与自然的融合。

"愁吟密雪思难尽"一句,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忧郁和深沉的情感。这里的“密雪”可以理解为时间的积累,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沉重,而“思难尽”则表明了诗人对过去、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和无尽的怀念。

"醉倒残花扶不归"一句,通过醉酒与观赏花朵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在感伤中寻求暂时的逃避。这里的“残花”象征着逝去的美好,而“扶不归”则表达了对美好即将消逝的无奈和留恋。

"若出薜萝迎鹤简,应抛舴艋别渔矶"一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告或自我期许。这里的“薜萝”、“鹤简”都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而“舴艋”、“渔矶”则可能指的是出游或离别时所使用的工具。这两句传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到头苦节终何益,空改文星作少微"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长期坚守的理想和追求的一种反思。这里的“苦节”指的是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而“空改文星作少微”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我评价,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寻求内心平和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送佑兄之仰山

仰山活业苦无多,畲片荒田种粟箩。
去与一锄翻到底,听渠叉手道如何。

(0)

送如兄见枯樁

枯樁一语错流传,碍塞平人万万千。
百杂碎时须跳出,莫教坐在法身边。

(0)

为圆雪岸题侍月

终日忙忙继月明,要看杜撰八阳经。
直饶读到流通分,未必芭蕉著耳听。

(0)

为叔向题坐禅蝦蟆

一从识得性分明,懒作春池鼓吹声。
闲把六根门锁断,白莲香散水风清。

(0)

为缘积压客求赞

不假闻思修,巨闢圆通路。
更拟问如何,数珠木槌子。

(0)

依愚谷韵悼无已

末后苏州作断□,手头活弄死蛇条。
暗遭一口通身烂,累合城人噘几朝。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