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暑夜坐》
《秋暑夜坐》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常年七月秋风发,今年过闰犹炎热。

天外飞乌渴自归,阶前碧树阴初歇。

帘栊向晚月生光,步月林间倦思忘。

蛩吟古砌声如诉,露下高枝湿不妨。

月光露气催凉吹,转忆山中閒洞房。

(0)
鉴赏

这首《秋暑夜坐》描绘了明代诗人罗洪先在炎夏之秋,面对暑热未消的夜晚,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思绪。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余热与月夜清凉之间的鲜明对比。

首句“常年七月秋风发”,点出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通常在七月,秋风会带来凉爽的气息。然而,“今年过闰犹炎热”则指出今年的特殊性,闰月使得夏季的炎热持续到了秋季,营造了一种不寻常的氛围。

接着,“天外飞乌渴自归,阶前碧树阴初歇”两句,以乌鸦口渴归巢和碧树阴凉逐渐消失的形象,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暑热并未完全消散。

“帘栊向晚月生光,步月林间倦思忘”描述了随着夜幕降临,月光透过窗帘洒入室内,诗人漫步于林间,月色让人心旷神怡,暂时忘记了白天的疲惫和烦忧。

“蛩吟古砌声如诉,露下高枝湿不妨”中,蟋蟀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露水从高树枝头落下,虽湿但不妨碍夜间的宁静与凉意。

最后,“月光露气催凉吹,转忆山中閒洞房”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之感的享受,以及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炎夏之秋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次韵朱晦翁十梅.小梅

点缀鹤膝枝,无谓花萼小。

亦有鼎实存,相期春事了。

(0)

赠轮上座

念旧今归楚,寻师久入吴。

有缘依梵释,何事走江湖。

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

直须言语断,方不堕凡夫。

(0)

萧参议雪中宴客朱佥判有诗因次韵·其一

飞花落絮自何来,勾引诗翁酌梓罍。

濯鼎有冰宜煮茗,携筇无路可寻梅。

江城琼玉踰千顷,古锦珠玑溢百枚。

闻道夜阑车马散,难窥鹤氅御风回。

(0)

用元韵答清卿并简蔡尉

貂裘半敝复来归,正坐刚肠不诡随。

见说史君尝馈赆,似闻内子亦啼饥。

经年一别方相遇,他日重来未有期。

试问此行谁借重,梅仙青眼是新知。

(0)

即事六绝·其六

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

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

(0)

代公庆上郭帅·其二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

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

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己问行藏。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