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生前恸,黔娄死日贫。
素书遗稚子,今事问何人。
泉閟台空夜,阡开路岂春。
缁衣一以敛,为谢洛阳尘。
阮籍生前恸,黔娄死日贫。
素书遗稚子,今事问何人。
泉閟台空夜,阡开路岂春。
缁衣一以敛,为谢洛阳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哭兄诗四首》之一,通过阮籍和黔娄的故事,表达了对亡兄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感慨。
首联“阮籍生前恸,黔娄死日贫”,以阮籍和黔娄为例,阮籍在生前因悲痛而哭泣,黔娄在去世时生活贫困,两人都在生命的某个阶段经历了痛苦和困顿,暗示了诗人对兄长离世的哀伤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颔联“素书遗稚子,今事问何人”,描述了兄长离世后留下的遗书被幼小的孩子继承,现在面对生活的种种问题,却无人可询问,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依赖与失去后的孤独感。
颈联“泉閟台空夜,阡开路岂春”,描绘了兄长安息之地的寂静与荒凉,夜晚的墓台显得格外冷清,通往坟墓的道路似乎失去了春天的生机,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
尾联“缁衣一以敛,为谢洛阳尘”,意味着兄长穿着黑色丧服入殓,诗人以此表达对兄长的哀悼,并希望兄长能够远离尘世的烦恼,得到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哀悼兄长的离世,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亲情珍贵以及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之情,语言深沉而富有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竟胭脂作雪,蛱蝶飘香,春老芳卿。
如此风流样,奈多生薄倖。短梦清明。
茫茫绿章封事,催送步虚声。
但天上人间,烟消弄玉,月落飞琼。仙屏。睡初定。
记艳烛更阑,曾照华清。又晴妆午醉,化红云一桁。
浓裹金莺。日日雨丝风片,人望锦官城。
似厄闰黄杨,空念二月花又生。
憔悴江南客。问六代繁华去后,竟无消息。
一片孤城斜照里,剩有青山半壁。
听打岸寒潮正急。
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皆陈迹。
聊付与,隔江笛。桃花暗抱脂痕泣。
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
廿四桥边眉样月,曾照琼娘夜立。
更不管玉箫声寂。
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
摇画舫,到烟夕。
远树髡烟,冻沟胶雪,过江第一邮程。
叹隋家万柳,总未返春青。
想前度红桥战火,玉箫低哭,月也愁兵。
让秋坟、诗鬼年年,来唱芜城。
竹西响寂,只黄昏吹角还惊。
甚镜国居鹦,脂天过马,冷换柔情。
大业繁华影子,如萤绿,堕水无声。
怕樊川重到,珠帘旧路都生。
梦里依稀见,幼年弟兄,儿时庭户。
迅景浮生,催散天池毛羽。
云罗远,孤雁叫,鬓华新,羞鹤舞。
是平生,魂来否,倦枕迷离惊寤。当日齐镳竞路。
念桂海转蓬,梁园飞絮。皓首同归,空负联床听雨。
而今江湖吊影,阻风波,何处去。
去无朋,归无侣,况馀迟暮。
湖楼经醉惯,旧题淡墨,几度瘴乡春。
壮心空酒盏,十载回翔,蓬转动孤根。
投荒倦客,选胜日、同款深尊。
游兴阑,碧浔烟水,半入楚江云。惊魂。
安仁花县,石尉河阳,已思归成引。
归未久、追寻陈事,前梦无痕。
今宵咫尺蓬山月,度关山、双照怀人。
人更远,空劳对月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