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车次第起昌平,烛炬千笼列火城。
才入居庸三四里,珠帘高揭听啼莺。
宫车次第起昌平,烛炬千笼列火城。
才入居庸三四里,珠帘高揭听啼莺。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出行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皇家出行的奢华与庄重。首句“宫车次第起昌平”,以“次第”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多辆宫廷车辆依次出发的情景,昌平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烛炬千笼列火城”,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无数的蜡烛排列成灯火辉煌的城市,形象地展示了宫廷出行时灯火通明的壮丽场面。
“才入居庸三四里,珠帘高揭听啼莺”两句,转而描写进入居庸关后的自然景色。居庸关作为重要的边防要塞,此处的描写既体现了皇家出行的威严,也融入了自然之美。珠帘高揭,不仅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也暗示了出行队伍的尊贵身份;“听啼莺”则通过听闻黄莺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成功地展现了宫廷出行的宏大场面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存,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皇家生活的独特审美视角。
赫赫四公子,贤豪胥笼盖。
宾客久寂寞,馀烈犹未艾。
匹夫尚轻侠,气焰通中外。
遂使法网张,豪杰蒙系逮。
关东郭解亡,济南瞷氏败。
庶姓甘屏息,富民徙关塞。
大狱急频兴,奸人弄机械。
浇风炽一时,遗祸流异代。
伤哉王迹熄,版藉久破坏。
世族业摧残,细民究何赖?
根本终动摇,有国当深戒。
代谢感时序,迭微叹日月。
憝彼鶗鴂鸣,忍此众芳歇。
林园无鲜蕊,原野飞陨叶。
王孙伤岁暮,志士励穷节。
劲莛矗惊飙,贞松翠霜雪。
昂昂泽中雉,矫矫韝同鷢。
物性不可渝,人宁不如物?
努力崇明义,岂为威武屈。
蛮子朝,澎湖内附平红毛。
占城诸国尽输贡,西洋人已联官曹。
琉璃泛海七日迅,册使曾颁新敕印。
世子就学陪臣从,赐得衣冠供馔盛。
复有安南久臣服,黎氏王封莫氏蹙。
往来遣使与讲和,分疆各守漓江曲。
百蛮接踵梯航趋,奇貌诡饰累译殊。
我愿殿绘《豳风》诗,不绘唐时《王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