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凉》
《贺新凉》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憔悴江南客。问六代繁华去后,竟无消息。

一片孤城斜照里,剩有青山半壁。

听打岸寒潮正急。

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皆陈迹。

聊付与,隔江笛。桃花暗抱脂痕泣。

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

廿四桥边眉样月,曾照琼娘夜立。

更不管玉箫声寂。

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

摇画舫,到烟夕。

(0)
鉴赏

这首《贺新凉》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江南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繁华消逝的感慨。"憔悴江南客"开篇,描绘了一位客居江南、面容憔悴的人,他追寻六朝的繁华遗迹,却只见孤城斜照下的半壁青山,暗示了昔日荣光已成过往。

"听打岸寒潮正急",借寒潮之声渲染出一种苍凉氛围,龙虎消残,莺燕老去,连英雄儿女的事迹也成了历史的尘埃。接下来的"聊付与,隔江笛",通过笛声传递出一种无奈与寂寞的情绪,将怀旧之情寄托在笛声中。

"桃花暗抱脂痕泣",运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仿佛含泪,反映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进一步强调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廿四桥边眉样月",借月光下琼娘的形象,表达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

"更不管玉箫声寂",玉箫声的消逝象征着往日欢歌笑语的消散,"流尽旧家帘幕影"则表达了对旧时繁华景象的追忆和失落。最后,词人乘画舫至秦淮河畔,"摇画舫,到烟夕",以景结情,留下无限的遗憾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九日有感

献策前年滞帝乡,伤心又度一重阳。

凄凉院宇池无菊,落拓功名鬓有霜。

诗为感怀聊寄咏,酒因酬节勉衔觞。

客亭莫话登高事,望眼何曾到北堂。

(0)

澴川逢张秋崖丈自蜀归

他乡频见雁,旅夜忽逢君。

鬓染峨眉雪,衣沾剑阁云。

风尘谁息驾,井邑尚从军。

迢递澴川路,秋声不可闻。

(0)

湖庄春望

望入平皋路,风光面面分。

山青前日雨,树绿满湖云。

僧梵随云落,渔歌隔水闻。

为沽一壶酒,烂醉倚斜曛。

(0)

题老桧

树头亦有堪题处,半在疏疏落落中。

今日画成晴叶响,不关鸟踏不关风。

(0)

寄醇民先生

茂树有高枝,清弦无细响。

素交见生平,曾不为标榜。

自我与夫子,幽巷通来往。

散发坐茅亭,信宿得心赏。

清梵激松风,禅寺邻书幌。

主客共藜羹,闵子过周党。

尺素隔层城,烟月劳梦想。

嗟我倦游人,十年在草莽。

书剑局高天,壮躯空慨慷。

何处豁尘心,溪流晒渔网。

(0)

登摄山最高峰

初疑天际峰,鸟飞不可度。

石磴几盘旋,忽到绝顶处。

渐觉远村低,微茫隐烟树。

长江拍云来,欲挟众山去。

上方犹夕阳,干林黯将暮。

立久薄寒生,客衣湿云雾。

我生幸何如,得投灵境住。

心静闻天香,超然发深悟。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