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江南客。问六代繁华去后,竟无消息。
一片孤城斜照里,剩有青山半壁。
听打岸寒潮正急。
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皆陈迹。
聊付与,隔江笛。桃花暗抱脂痕泣。
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
廿四桥边眉样月,曾照琼娘夜立。
更不管玉箫声寂。
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
摇画舫,到烟夕。
憔悴江南客。问六代繁华去后,竟无消息。
一片孤城斜照里,剩有青山半壁。
听打岸寒潮正急。
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皆陈迹。
聊付与,隔江笛。桃花暗抱脂痕泣。
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
廿四桥边眉样月,曾照琼娘夜立。
更不管玉箫声寂。
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
摇画舫,到烟夕。
这首《贺新凉》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江南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繁华消逝的感慨。"憔悴江南客"开篇,描绘了一位客居江南、面容憔悴的人,他追寻六朝的繁华遗迹,却只见孤城斜照下的半壁青山,暗示了昔日荣光已成过往。
"听打岸寒潮正急",借寒潮之声渲染出一种苍凉氛围,龙虎消残,莺燕老去,连英雄儿女的事迹也成了历史的尘埃。接下来的"聊付与,隔江笛",通过笛声传递出一种无奈与寂寞的情绪,将怀旧之情寄托在笛声中。
"桃花暗抱脂痕泣",运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仿佛含泪,反映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进一步强调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廿四桥边眉样月",借月光下琼娘的形象,表达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
"更不管玉箫声寂",玉箫声的消逝象征着往日欢歌笑语的消散,"流尽旧家帘幕影"则表达了对旧时繁华景象的追忆和失落。最后,词人乘画舫至秦淮河畔,"摇画舫,到烟夕",以景结情,留下无限的遗憾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
茂树有高枝,清弦无细响。
素交见生平,曾不为标榜。
自我与夫子,幽巷通来往。
散发坐茅亭,信宿得心赏。
清梵激松风,禅寺邻书幌。
主客共藜羹,闵子过周党。
尺素隔层城,烟月劳梦想。
嗟我倦游人,十年在草莽。
书剑局高天,壮躯空慨慷。
何处豁尘心,溪流晒渔网。
初疑天际峰,鸟飞不可度。
石磴几盘旋,忽到绝顶处。
渐觉远村低,微茫隐烟树。
长江拍云来,欲挟众山去。
上方犹夕阳,干林黯将暮。
立久薄寒生,客衣湿云雾。
我生幸何如,得投灵境住。
心静闻天香,超然发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