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转山亭寂寂,梦迷蝴蝶双双。
何独渊明寄傲,吾今亦是南窗。
日转山亭寂寂,梦迷蝴蝶双双。
何独渊明寄傲,吾今亦是南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首句“日转山亭寂寂”以日影移动衬托出山亭的寂静,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静默的氛围。接着,“梦迷蝴蝶双双”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逃避现实的情绪。此处“蝴蝶双双”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与诗人现实中的困境形成对比。
“何独渊明寄傲”引用了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陶渊明以其田园诗著称,寄情山水,远离尘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此处自问为何只有陶渊明能够寄托傲骨,流露出对自己无法完全摆脱世俗束缚的感慨。
最后一句“吾今亦是南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定位。南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文人雅士的书房或思考之地,暗示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知识与精神追求的执着。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像南窗一样,保持内心的明亮与独立思考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困境中仍保持精神独立的坚韧品格。
连朝风雨泥泞深,幽人不见心沈沈。
想应斋居有馀暇,坐披卷籍穷古今。
过眼澜翻五车熟,却喜床头新酒绿。
开樽劝饮是何人,好似颜家小银鹿。
载歌载酌三杯馀,新诗百首皆亲书。
封题寄我意何厚,恍如十二珊瑚株。
欣然便欲驰车马,走送诗坛共誇诧。
出门未定复入门,无柰长空雨飞洒。
万物谁独清,惟有玉壶冰。
群卉难悉数,檗心良最苦。
人生高洁励贞操,可使芳名照今古。
鹿门远孙居吉文,凤凰池上超凡群。
堂上令母年七十,孀居自昔扬清芬。
辛勤抚孤习诗礼,遣贽从师脱簪珥。
熊丸有训屡资劳,膏沐无心宁复理。
只今三釜荷恩荣,萱花雨露逢升平。
帨闱华扁署冰檗,煌煌史笔昭懿情。
岂不见昔王素,所至廉名驰仕路。
不独当时冰檗声,千载高风争景慕。
而家令母何其贤,淑德早向乡邦传。
再歌一曲励民俗,以兹愿续柏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