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归雨作》
《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归雨作》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青天赤日更黄埃,迎送纷纷正往来。

一夜炎蒸无计奈,三更风雨领秋回。

人生作么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

遮莫髯间点霜雪,何曾笔下减琼瑰。

(0)
翻译
蓝天烈日下尘土飞扬,来来往往的人们忙忙碌碌
炎热夜晚无法抵挡,半夜风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人生怎能避开冷暖变换,世间纷扰都付之一醉
不要担心胡须上沾染霜雪,我的笔下从未减少过华美
注释
青天:晴朗的天空。
赤日:红日。
黄埃:黄色的尘土。
迎送:迎接和送别。
炎蒸:酷热蒸烤。
奈:无奈。
三更:半夜。
风雨:风雨交加。
秋回:秋天来临。
作么:怎么。
禁:避开。
寒暑:冷暖。
世事:世间之事。
何如:怎么样。
遮莫:不要。
髯:胡须。
点霜雪:沾染霜雪。
何曾:从未。
减:减少。
琼瑰: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炎热夏日过后,突然到来的立秋时节,以及伴随而来的风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这些变迁时的豁达心态。

“青天赤日更黄埃,迎送纷纷正往来。”这里写出的是夏季烈日下的天气,以及时间流转中人们往来的场景。黄埃可能指的是尘土飞扬,也暗示了天气的干热。

“一夜炎蒸无计奈,三更风雨领秋回。”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夜之间从酷热到突如其来的秋风秋雨的转变。诗人通过“无计奈”表达了对自然力不可抗拒的无奈。

“人生作么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此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借由对自然界寒暑变化的观察,引申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诗人似乎在用“付酒杯”来比喻对待这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只能豁达以对。

“遮莫髯间点霜雪,何曾笔下减琼瑰。”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嘲,他的白发(“髯间点霜雪”)和他的文学创作(“笔下”)都未能完全捕捉到生命中的美好(“琼瑰”)。这里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文学上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创作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澎湖杂咏·其十四

裙布终身既富饶,翻嫌罗绮太轻飘。

桑麻机杼浑多事,自有鲛人会织绡。

(0)

秋雁用王渔洋秋柳原韵

淮南秋雨黯销魂,归思悠悠自掩门。

疏柳残蝉才绝响,空梁去燕杳无痕。

横塘菰米波千顷,浅渚芦花月一村。

瑶瑟有弦筝有柱,不胜清怨曲中论。

(0)

寿黄春池广文

海外通经旧有名,颍川治谱擅家声。

文章寿世千秋永,节烈匡时一郡倾。

槐市昔曾留矩范,榆乡今已遂澄清。

且看大展经纶手,未许閒居老此生。

(0)

秋夜

夜与轩同静,琴将枕共横。

无聊人易倦,有忆梦难成。

风带疏钟度,云扶片月行。

可怜童子睡,不解听秋声。

(0)

拟小游仙·其四

一醉琼浆白玉醪,瑶池阿母饷蟠桃。

道心不为思凡动,无用麻姑痒处搔。

(0)

书院即景六咏

小筑衙斋傍水隈,鸣蛙阁阁恼人来。

了无远近分双部,岂有官私噪几回。

蝌蚪生前疑事幻,蟾蜍月下闹声哀。

世间如许不平事,群沸纷纷莫漫猜。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