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湘水思冥冥,欲访三闾问独醒。
岩谷春芳风日透,翩翩杂佩散余馨。
湘山湘水思冥冥,欲访三闾问独醒。
岩谷春芳风日透,翩翩杂佩散余馨。
这首诗《兰》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脱俗的品质。诗中以湘山湘水起兴,引出对屈原(三闾大夫)的追思,寓意深远。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生机勃勃的春天,岩谷间春花烂漫,春风和煦,阳光穿透,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最后,翩翩起舞的兰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象征着诗人追求高洁、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高尚人格的颂扬。兰花作为诗中的主角,不仅是自然界美的体现,更是诗人理想人格的化身,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风来无地,云横有岸,中边一碧浮沉。
方丈去遥,连翘舞倦,波涛终古难平,车马半空行。
问枯查羽客,几度曾经?
暮色苍苍,拟将心曲托孤琴。
沧州何处伤情,怕重闻水浅,还见尘生。
青海孤军,乌湖异域,唐家遗迹堪惊。
西北是神京,幸中原无事,人道休兵。
忽近烟台乱鸦,斜日大旗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