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貂清切近三台,招骏应烦楚甸来。
汤沐山川王气在,烟花楼阁大江开。
旌旗实重谈兵地,林壑偏宜作赋才。
谏猎有书明主识,柏梁归日肯迟回。
金貂清切近三台,招骏应烦楚甸来。
汤沐山川王气在,烟花楼阁大江开。
旌旗实重谈兵地,林壑偏宜作赋才。
谏猎有书明主识,柏梁归日肯迟回。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吴太仆公路之留都》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皇家景象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望。首联“金貂清切近三台,招骏应烦楚甸来”以金貂(古代官帽饰物)象征朝廷的尊贵,暗示吴太仆即将接近权力中枢,而他的到来如同骏马般受人期待。次联“汤沐山川王气在,烟花楼阁大江开”则通过描绘江山的壮丽和城市的繁华,烘托出帝王气象,预示着吴太仆将见证国家的繁荣。
第三联“旌旗实重谈兵地,林壑偏宜作赋才”赞美了留都之地既是军事重镇,也是文人墨客施展才华的好去处,暗寓吴太仆既能参与国事又能展现文学才能。尾联“谏猎有书明主识,柏梁归日肯迟回”表达了对明主的理解和对吴太仆敢于直言进谏的赞赏,希望他在归来之日,能因谏言而受到主上的重视,不急于离去。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期望,展现了明朝士大夫的风范。
仙都古洞天,云阙高嵲嵲。
新宫欣然成,碧瓦灿鳞列。我时宿■房,六月失烦热。
松声起中夜,梦枕忽惊辍。
天籁鸣虚徐,玉箫递泠彻。
凤歌谐律吕,鹤舞想应节。
安知非群仙,宴罢摇佩玦。
从来筝笛耳,一洗万想灭。
一溪婉婉如平篆,四野青青似画图。
阮客放船迷洞府,化人携袂到清都。
山中安用名丞相,天下于今得广居。
我即其间构宫室,预愁帝梦有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