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书怀》
《秋日书怀》全文
明 / 沈守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隔岁驱车悲徂夏,一春高枕又惊秋。

何年杨叶能奇中,两度桃花巳漫游。

蟋蟀语深庭际草,海棠红堕涧西洲。

不须蒿目中原色,雁背林端总惹愁。

(0)
鉴赏

这首《秋日书怀》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隔岁驱车悲徂夏,一春高枕又惊秋”以时间的流转为线索,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诗人回忆去年驾车奔波于炎夏,如今却在春天的宁静中高枕而眠,不料秋意已悄然来临,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

颔联“何年杨叶能奇中,两度桃花巳漫游”则转向自然界的变迁,以杨叶和桃花的生长与凋零,象征生命的循环与无常。诗人似乎在问,何时杨树的叶子才能展现出奇异之美?而桃花已经两次绽放,暗示着时间的快速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颈联“蟋蟀语深庭际草,海棠红堕涧西洲”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蟋蟀在深庭的草丛中鸣叫,海棠花在山涧的西洲上飘落,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凄美。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寄托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尾联“不须蒿目中原色,雁背林端总惹愁”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他劝慰自己不必过于忧虑国家的现状,因为大雁在林梢的背影总是让人感到忧愁。这句话既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沈守正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登逍遥楼

幽抱凭谁写,高楼试一登。

天边双鸟白,烟外数峰青。

岁月淹王粲,莼鲈动季鹰。

自惭叨厚禄,无以报朝廷。

(0)

高邮湖闻雁

甓社湖平净如镜,水色天光淡相映。

嗷嗷征雁吐清音,醉倚柁楼闲自听。

听去听来情转恶,大星将沉小星落。

霜风凄凄何处来,吹散馀音满寥廓。

对景令人忆故居,乡园遥在海之隅。

高堂白发应无恙,愿寄平安两字书。

(0)

浙江林参政挽诗

维公闽海彦,才名孰能先。

襟怀冰雪清,节操金石坚。

柏府久敡历,薇垣适乔迁。

岂惟风纪振,复见政化宣。

方图报圣恩,一疾遽沉绵。

夙志竟莫酬,饮恨归重泉。

余久慕英槩,忍闻讣音传。

载歌薤露词,不觉泪潸然。

幸有太史辞,煌煌贲新阡。

(0)

发都城

维皇建有极,万邦悉来臣。

海宇久宁谧,和气盎犹春。

如何此胡孽,梗化肆凶嚚。

侵轶我亭障,虏掠我边民。

烽火照原野,羽书达枫宸。

天威赫然怒,亲征勒六军。

小臣专督运,黾勉效忠勤。

粮车若流水,载道声辚辚。

翘首望前旌,銮舆拥祥云。

桓桓大将军,感激思报恩。

帐下万貔虎,胜气薄苍旻。

喜凭国威灵,誓清胡虏尘。

行听奏奇捷,声光迈前闻。

(0)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十一

偶登慈恩塔,纵步曲江池。

蔓草萎寒露,亭台失故基。

忆昔繁华日,正当盛唐时。

胜游集群彦,文采光陆离。

姓名题翠琰,拟为千岁期。

剥落竟何在,徒使后人悲。

(0)

素岩为陈炼师赋

炼师媚仙者,高蹈息尘机。

冥栖华岳中,白石敞岩扉。

猿鹤喜为侣,云烟足自怡。

朝饮涧下水,暮采岩前芝。

守道契玄妙,冲襟慕希夷。

玄风日以畅,松乔或可期。

我本烟霞侣,素心澹无为。

自婴符竹封,夙志今已违。

因为素岩咏,眷眷重遐思。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