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少卿绝句》
《和吴少卿绝句》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欲伴骚人赋百篇,归心要及菊花前。

明朝知覆谁家瓿,犹有桓谭道必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ǎoqīngjué
sòng / shì

bànsāorénbǎipiānguīxīnyàohuāqián

míngcháozhīshuíjiāyóuyǒuhuántándàochuán

注释
欲:想要。
伴:陪伴。
骚人:诗人。
赋:创作。
百篇:无数篇章。
归心:思乡之心。
要及:希望赶在。
菊花前:菊花盛开之前。
明朝:明天。
知覆:知道会被覆盖。
谁家瓿:哪家的瓦罐。
犹有:仍然有。
桓谭:历史人物,东汉哲学家。
道必传:学说必定流传。
翻译
我想要陪伴诗人创作无数篇章,我的心愿是在菊花盛开之前回到故乡。
明天谁知道这些作品会覆盖在哪家的瓦罐上,但桓谭的学说一定会流传下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绝句,颇具深意。诗人通过表达对古代骚人(如屈原、宋玉等)的仰慕之情,以及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承下来,与后世交流思想,展现了其渴望与历史名家齐名的文学抱负。

"欲伴骚人赋百篇"表明诗人对古代骚体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要写出像《骚经》那样的作品,与那些伟大先辈并列。"归心要及菊花前"则是说在秋天菊花盛开之前,自己的归隐之心就已经萌生,这里“归心”暗指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明朝知覆谁家瓿"一句,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瓿是一种古代酒器,这里可能比喻着诗人的作品或精神遗产,将会被后世所认识和传承。

最后,"犹有桓谭道必传"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信念,即便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故事、思想和精神会像古代史官桓谭那样,被人们不断地讲述和传播。这里“必传”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显示出诗人对自己作品价值的坚定信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苏轼展现个人文学理想、历史责任感以及淡泊名利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沁园春.和彦时兄

城郭萧条,风雨霏微,酝造春愁。

况鸷群雕鹗,未谐荐祢,棘栖鸾凤,犹叹栖仇。

世路如棋,人情似纸,厚薄高低何日休。

逢殷浩,会披云对月,同赋南楼。堪嗟日月如流。

甚首夏朅来今半秋。

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

三板松舟,一篙秋水,百里淮山无暂留。

何须问,蘧蘧栩栩,孰是庄周。

(0)

西灵鹫

我闻西灵鹫,幽奇冠龙舒。

山神知我来,夜雨自涤除。

篮舁犯霏微,敢惮石径纡。

清风偃林柯,征衣尽沾濡。

樵人向我言,君行欲何如。

松杉已在望,尚有七里馀。

崎岖雨过水,蹊云上天衢。

飞楼及涌殿,峥嵘映浮屠。

幽鸟若相喜,好音弄笙竽。

为言一宿觉,何妨更踟蹰。

(0)

送浮屠昙远归无为持钵

一筇春色满郊畿,弹指淮南迅若飞。

丈室正须香积供,孤云聊作故山归。

长安城里风烟好,锦绣溪头笋蕨肥。

我有上林桃李约,未容随子赴亲闱。

(0)

秋日书怀·其二

一别成均十九秋,断肠千里致书邮。

可怜率土民心固,端为当年圣泽流。

此去会看还北狩,夜来先梦到东州。

尊君正是吾侪事,可但南冠学楚囚。

(0)

和章序臣梅花二首·其二

多谢苍头语我来,恍如相见笑相陪。

新诗高妙梅清绝,展读花前病眼开。

(0)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其十九

灊皖归来麦已秋,相从时说白云游。

八年不践同安境,梦里山溪记旧由。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