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筇春色满郊畿,弹指淮南迅若飞。
丈室正须香积供,孤云聊作故山归。
长安城里风烟好,锦绣溪头笋蕨肥。
我有上林桃李约,未容随子赴亲闱。
一筇春色满郊畿,弹指淮南迅若飞。
丈室正须香积供,孤云聊作故山归。
长安城里风烟好,锦绣溪头笋蕨肥。
我有上林桃李约,未容随子赴亲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郊野风光图,色彩鲜明,意境清新。"一筇春色满郊畿"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自然景物的赞美。"弹指淮南迅若飞"则描写了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如同弹指之间,淮南的春光已如飞鸟般迅速掠过。
接下来的两句"丈室正须香积供,孤云聊作故山归"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情怀。作者似乎在暗示自己虽身处人间,但心志高远,不为世俗所累,而是向往着某种精神上的归宿。
"长安城里风烟好,锦绣溪头笋蕨肥"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又充满自然生机的都市景象。长安作为古代都城,既有豪华壮丽的一面,也不乏山清水秀之美。
末两句"我有上林桃李约,未容随子赴亲闱"则透露出作者对于个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珍视。上林桃李,往往象征着隐逸生活和纯洁的情感,"未容随子赴亲闱"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方式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鲜活的意象和流畅的笔法,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生动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生活态度。
结亭临大江,浯溪出其侧。
道人傍溪月,月照溪逾碧。
当知月在天,分身千百亿。
此月有亏盈,我心本澄寂。
合眼听溪声,开眼见溪色。
声色两不留,我心何处觅。
梦觉月在窗,还如旧知识。
人生归有尽,大齐不踰百。
君看花间冢,背郭高历历。
向来夸夺志,汗漫何穷极。
一朝随露电,变灭无馀迹。
所以靖节翁,壶觞乐晨夕。
宁为郁涧松,不作移根柏。
岂惟一穷通,固自忘夷蹠。
吾生亦崎岖,末路苦荆棘。
投闲得萧散,身病头更白。
岂无素心人,相与弄泉石。
及晨为兹游,聊用适吾适。
溪山景无尽,秀色光照席。
安能仰屋叹,抱恨长戚戚。
世上窘边幅,如公患才多。
欲方曹刘驾,似恐不啻过。
居然东吴瑞,岂但异亩禾。
试令南宫直,文采照锦窠。
华发乃未遇,高花绕青萝。
千载鸢肩生,低头客常何。
一朝风云上,顾岂求监河。
勉旃安固穷,聊复曳屣歌。
姑苏台上麋鹿游,断烟荒草令人愁。
姑苏台边少行迹,宫殿无人土花碧。
当年霸业几英雄,至首都归血刃中。
利剑一朝尸壮士,白杨千古蟗悲风。
吴王羞归九泉里,西施空似桃花美。
子胥虽死过生荣,越人却是奇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