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萧条,风雨霏微,酝造春愁。
况鸷群雕鹗,未谐荐祢,棘栖鸾凤,犹叹栖仇。
世路如棋,人情似纸,厚薄高低何日休。
逢殷浩,会披云对月,同赋南楼。堪嗟日月如流。
甚首夏朅来今半秋。
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
三板松舟,一篙秋水,百里淮山无暂留。
何须问,蘧蘧栩栩,孰是庄周。
城郭萧条,风雨霏微,酝造春愁。
况鸷群雕鹗,未谐荐祢,棘栖鸾凤,犹叹栖仇。
世路如棋,人情似纸,厚薄高低何日休。
逢殷浩,会披云对月,同赋南楼。堪嗟日月如流。
甚首夏朅来今半秋。
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
三板松舟,一篙秋水,百里淮山无暂留。
何须问,蘧蘧栩栩,孰是庄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诗人以城郭萧条、风雨霏微的环境,抒写出春日的愁绪与孤独。"酝造春愁"一句,既是对外界氛围的描摹,也暗示了内心的沉郁。
接着,诗人提及鸷群雕鹗、棘栖鸾凤等形象,这些都是高远、难以企及的事物,似乎在比喻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与困顿。"未谐荐祢"和"犹叹栖仇"表达了对现世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世路如棋,人情似纸"则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如棋局变幻莫测,人心如纸薄弱易碎。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了对人生的无常和人情的脆弱的洞察。
在"逢殷浩,会披云对月,同赋南楼"一段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与知己共鸣的心灵寄托。这里的"逢殷浩"指的是古代的贤才,他们能够在自然界中找到精神的慰藉和思想的飞扬。
"堪嗟日月如流"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而"甚首夏朅来今半秋"则具体化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追忆春天到来的过程,同时也感慨于夏日已过一半。
接下来的"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几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强抑着归乡之心,即便是有简单的食物,也足以慰藉归家的思念。
最后,"三板松舟,一篙秋水,百里淮山无暂留"一段,则是在表现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旅途中的艰辛还是自然界的美好,都无法长时间驻足,这种生动的写法也传递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洞见。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
我登双松堂,时步双松阴。
中有寂莫人,安禅无古今。
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照临。
凭栏随处好,残雪向来深。
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衡阳有回雁,他日更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