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雀妓二首·其二》
《铜雀妓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0)
注释
金凤:象征华丽的建筑或皇室的奢华。
铜雀:指铜雀台,曹操建造的著名建筑。
漳河:河流名,古时邺城附近。
邺城:古代城市名,曹操的根据地。
君王:此处指曹操。
台榭:楼台亭榭,古代建筑。
舞席:舞蹈的场所,常指宴会。
歌梁:支撑屋顶的梁,常用于音乐歌舞之地。
俨未倾:几乎未变,形容建筑仍保持原样。
西陵:曹操的墓地。
松槚:松树和槚树,常种植在墓地,象征哀思。
绮罗:华美的丝绸衣服,代指富贵生活或美女。
翻译
金色的凤凰紧邻着铜雀台,从漳河遥望那昔日的邺城。
君王已无处可寻,那曾经的楼台亭榭仿佛依旧繁华。
舞蹈的席位凌乱不知何时结束,歌唱的梁柱依然挺立未曾倾倒。
西陵的松树槚木冷寂无声,还有谁能见证那丝绸罗绮中的情感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历史场景,通过对古都邺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昔日繁华与现实荒凉之间反差的情感。诗中“金凤邻铜雀”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建造的铜雀台,而“漳河望邺城”则是诗人站在漳河岸边遥望古都邺城的景象。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一句中,“君王无处所”表达了昔日帝王的辉煌已经不再,而“台榭若平生”则是说现在这些宫殿建筑似乎与普通人家无异,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沧桑和物是人非。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一句描绘的是古代宫廷中的繁华场面,然而这一切都已经逝去,而现在的歌台尚未倾倒,似乎在等待着新的歌声,但这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一句则描写了自然景色与人事兴衰之间的对比。西陵即是古都邺城所在地,而“松槚冷”则暗示了一种凄凉和荒凉的情怀。最后,“谁见绮罗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古都邺城的描写,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诗人对于过去辉煌和现实衰败之间差异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日落江上作

垂钓碧溪静,日落烟波生。

疏柳三五株,但闻寒鸟声。

方念徒侣少,复对秋水清。

我欲乘沧洲,惜此舟楫轻。

扣舷且狂歌,悒悒还西征。

(0)

仞千以贺章见投短章答之·其二

支离久已蹶尘埃,蹀躞欣从大宛来。

好领白眉归上界,天花填路鸟衔开。

(0)

寄别耻若师沈阳·其一

秋风一夕自凄其,有客辞君君未知。

正幸临岐不握手,空怜山雪独行时。

(0)

辽海舟中·其十五

黑风吹船艕,莫堕罗刹国。

微躯不足云,寸心未有托。

(0)

寿温泗源尊人

文章阀阅发天葩,南极星辉拥瑞霞。

宦海交情称令子,客中怀刺乞胡麻。

居官万里劳清梦,着綵三冬亦到家。

独惜邮亭催去急,玉堂回首愈天涯。

(0)

渡黄河

月沉初听五更鸡,立马黄河去路迷。

人影远侵霜树白,酒旗寒挂驿亭低。

烟村百里才三见,事业孤身有数题。

却笑丹山飞白凤,碧梧种就不成栖。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