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游顶山寺》
《秋日游顶山寺》全文
明 / 大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山下顶山寺,凄凉丹雘无。

不因逢老衲,将谓住樵夫。

桥水石啮齿,门松藓剥肤。

岩深霜信早,晚菊露黄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探访顶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氛围。

首句“山下顶山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寺庙的位置,位于层层叠叠的山峦之上,隐秘而高耸。接着,“凄凉丹雘无”一句,通过“凄凉”二字,渲染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同时“丹雘无”则暗示了寺庙的色彩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褪去,显得苍老而荒废。

“不因逢老衲,将谓住樵夫。”这一句转折巧妙,诗人原本以为这里可能只是普通的山中居所,但遇见了僧人,才意识到这里是寺庙。这不仅揭示了寺庙的隐蔽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

接下来的“桥水石啮齿,门松藓剥肤”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荒凉景象。桥下的流水与石头相互摩擦,发出细微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门前的老松树上长满了青苔,树皮被岁月剥蚀,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变迁。

“岩深霜信早,晚菊露黄须”则将视角转向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岩石深处,霜降来得早,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傍晚时分,菊花在露水中绽放,黄色的花蕊在微光中显得格外醒目。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顶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萧瑟,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大遂
朝代:明

大遂字梵印,平湖乍浦会济庵僧,觉承讲主之法子。有《出林草》。
猜你喜欢

答宾父江上见怀作

秋风谁晚渡,为我重相怜。

五里斜阳外,扁舟一个前。

萧皋行欲半,平楚望来全。

衣带寒江水,令人极惘然。

(0)

鄞侯朱公临况二首·其二

前村停皂盖,近水即茅堂。

云片来空阔,风花去渺茫。

箨冠仍挂壁,松枕不离床。

寄谢青云客,无能浣药房。

(0)

赋得的的帆向浦

大艑乘风驶,孤帆向浦经。

浮云凭浪白,映日借凫青。

空阔开沙屿,追遥接水亭。

采芳湖上去,倘可遇湘灵。

(0)

沈嘉则客海陵于高生之往也作绝句寄焉·其一

白发毵毵映水遥,一生长寄木兰桡。

蓬莱山下深无极,闻道年来只及腰。

(0)

痴绝一首示文融

霜影无端白,烟丛有意青。

漫将閒岁月,强作老娉婷。

苦县人难遇,雍门泪易零。

生来痴绝甚,肯使一朝醒。

(0)

狱中剑寄徐文长

宝剑萧萧风雨鸣,摩挲水雪古今情。

不平最有人间事,欲试曾无匣里声。

土蚀青莲文五色,人言赤堇价连城。

谁能掘厥寒光净,三尺犹堪万里行。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