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对月》,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描绘了中秋赏月的场景。首句“莫畏流光催白头”传达出对岁月匆匆的坦然,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忧虑时光流逝带来的白发之忧。次句“且欣圆魄半清秋”则转向对中秋明月的欣赏,满月的清辉为诗人带来一丝慰藉。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两句,诗人回忆起每年中秋的聚会,虽然人事更迭,但传统习俗依旧延续,增添了节日的温馨与连贯性。接下来,“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赏月方式,前者热闹欢聚,后者则显得孤独,但各有其韵味。
最后,“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以对比收尾,诗人提出疑问:比起喧闹的宴席,他更愿在醉意中静静欣赏那如玉盘般明亮的月亮,流露出诗人对宁静与诗意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的感慨,也有对中秋佳节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