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径透重峦,茅堂竹叶冠。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
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微径透重峦,茅堂竹叶冠。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
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学者的生活景象和精神状态,充满了超脱俗世的高远情怀。
"微径透重峦,茅堂竹叶冠。"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居住在深山之中,一条小路通向幽深的山谷,茅草搭建的堂屋,头戴竹叶编织的帽子,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亲近、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学者清瘦的面容和内在的宁静之美,以及他所散发出的清冷而又不失灵动的气质。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是一位修炼丹药、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学者。在静谧的夜晚,他点燃着炉火进行煅烧丹药;而在清晨的露水中,他或许是在石头上进行某种净化或祭祀活动。
"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赠诗对象学仙者的劝勉和自信表达。他不需要对世俗的喧嚣感到惊讶,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超脱凡尘,可以轻松地升华至高远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学者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道家修炼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