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拟换九霞衣,万壑云山玉一围。
仙侣同舟移棹晚,步虚声里踏歌归。
绣衣拟换九霞衣,万壑云山玉一围。
仙侣同舟移棹晚,步虚声里踏歌归。
这首元代诗人余嘉宾的《武夷九曲棹歌(其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武夷山游历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于万壑云山间,与仙侣共游的美好画面。
首句“绣衣拟换九霞衣”,绣衣象征着华贵与雅致,九霞衣则寓意着仙境中的服饰,诗人以换衣的想象,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接着,“万壑云山玉一围”一句,用“万壑”形容山峦之多,“云山”描绘出山峰被云雾缭绕的景象,“玉一围”则以玉的温润和珍贵来形容四周环境的清雅与美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仙侣同舟移棹晚”描绘了诗人与仙侣一同乘舟游览的情景,傍晚时分,舟行于山水之间,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相映成趣。“步虚声里踏歌归”则进一步渲染了氛围,步虚声指的是道家修炼时的唱诵之声,踏歌而归则表现了诗人与仙侣在归途中欢愉的心情,整个画面充满了仙气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