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春来何啻酒千瓶”,开篇即以豪迈的笔触,设想在春天到来之际,大量饮酒,以至于连续百日醉生梦死,一日才醒。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放纵。
“朱笔点诗垂欲困”,则转向书写诗歌的情景,朱笔蘸墨,点点成诗,但却又似乎随时要陷入困顿之中。这种描写显示了诗人的文学创作过程,既有激情的投入,也不免感到劳累。
“黄鹂啼树急须听”,接着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捕捉,黄鹂鸟鸣声引起诗人迫切的聆听,这里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中细微之音的敏感与欣赏。
“沾沙不湿收微雨”,描绘了一种干涸而不受湿润的情景,即使是细小的雨滴也难以留住,象征着对生命易逝和无常的感慨。
“倚柱无言立小亭”,诗人在小亭里默然站立,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不发一语,可能是在沉思或是享受那份静谧。
最后,“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中“芒屦犒僮人一緉”,可理解为诗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如饮酒、写作)来逃避现实中的苦恼和困扰,而“为耘恶草莫教青”,则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去培养那些不良的习性或是邪念,让其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于生活、文学创作和个人情感处理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