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忙閒图》
《题忙閒图》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驱车遵长坂,回马绝飞梁。

尘头高十丈,有客行趋跄。

白云带松峤,仰睇郁以苍。

中有遗世人,下笑流尘黄。

黄尘与白云,曾不隔流水。

心情一以殊,相去各万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对比黄尘与白云,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忙碌与闲适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驱车遵长坂,回马绝飞梁”,描绘了主人公驾车穿越长坂,回马越过飞梁的动态画面,暗示了行动的迅速与决绝。接着,“尘头高十丈,有客行趋跄”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尘土飞扬的景象,同时点出了行人的匆忙与紧张,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白云带松峤,仰睇郁以苍”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白云缭绕在松树的山峰之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诗人通过“仰睇郁以苍”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中有遗世人,下笑流尘黄”两句,诗人借由“遗世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遗世人”象征着那些能够远离尘世喧嚣,保持心灵纯净的人,他们以微笑面对“流尘黄”,即世俗的纷扰与污浊。

最后,“黄尘与白云,曾不隔流水”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界限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不可逾越,就像黄尘与白云之间,虽然看似相隔甚远,但它们都流淌在同一片天空下的流水之中。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比喻,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或闲适,内心的状态才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

“心情一以殊,相去各万里”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指出心境的不同导致了生活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看似遥远,但实际上却可以通过内心的调整来缩小。诗人通过这首诗,鼓励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心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下第归故园

扁舟摇荡水心村,几度烟波入梦魂。

猿鹤认名听号令,渔樵执礼叙寒温。

浮生多事景逾促,自古求人道不尊。

莫为穷途妨旷达,定应束帛贲丘园。

(0)

守岁五首·其一

儿辈呼卢不计钱,地炉围坐笑声喧。

老夫自算吟边事,栽竹移花近百篇。

(0)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三

汉殿初呈楚舞时,月台风榭镇相随。

如何牛女佳期夕,又待銮舆百子池。

(0)

论笔砚间物

研滴须琉璃,镇纸须金虎。

格笔须白玉,研磨须墨古。

越竹滑如苔,更须加万杵。

自封翰墨卿,一书当千户。

(0)

句·其一

鬓边今日白,腰下几时黄。

(0)

浪淘沙令.惜别

别易见时难。万水千山。参商烟树暮云间。

料想凤凰城里梦,夜夜归鞍。杨柳小楼闲。

倚遍阑干。东风剪剪雨珊珊。

落尽桃花无可落,只管春寒。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