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其一》
《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其一》全文
清 / 梁诗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垂绅几载共趋官,松菊今怡老去颜。

黄发从容辞帝阙,青蛾迢递向家山。

特承宸藻褒耆硕,满载恩波狎鹭鹇。

信是儒生稽古力,镜湖一曲讵能班。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梁诗正的《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其一)》描绘了一位长期为官的老者在年迈之际的场景。首句“垂绅几载共趋官”展现了主人公多年的仕途生涯,"垂绅"象征着他的稳重和官场经历。次句“松菊今怡老去颜”以松菊寓指高洁品格,暗示老者虽年事已高,但心境依旧如松菊般宁静。

“黄发从容辞帝阙”写老者头发斑白,步履从容地离开朝廷,表现出他的淡泊名利和对家乡的思念。“青蛾迢递向家山”中的“青蛾”可能指代船只,形象地描绘了老者归乡之路的遥远和期待。

“特承宸藻褒耆硕”表达了他对皇上的感激,因为得到了皇帝的赞誉和厚待,对于年长有德的人士来说是一种荣耀。“满载恩波狎鹭鹇”则以水鸟为喻,形容老者带着皇帝的恩泽回归,如同鹭鹇嬉戏于水面,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最后两句“信是儒生稽古力,镜湖一曲讵能班”赞美了老者的学识和贡献,暗示他凭借深厚的学问和对古籍的研究,即使在退休后也无法被超越,表达了对这位学者型官员的敬佩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老者的人生历程和高尚品质,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以及对学术成就的自豪。

作者介绍

梁诗正
朝代:清

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梁诗正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猜你喜欢

得药谢竹溪一首

不觉昏眵过十旬,谒之先圣祷之神。

室生虚白稀来客,驿致空青累故人。

病尚研寻书外意,耄犹贪爱梦中身。

从前计孛俱辞去,献岁明朝已发春。

(0)

读竹溪诗一首

不敢匆匆看,晴窗几绝编。

参它少陵髓,饶得弈秋先。

友愿低头拜,师曾枕膝传。

已将牌印子,牒过竹溪边。

(0)

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其八

指法金针不许窥,笑他贫女织寒机。

谪仙曲奏调羹赐,之问诗成夺锦归。

论定会盼银信召,眷浓漫妒玉环肥。

溪边鸥鹭偷相语,只怕先生又下矶。

(0)

挽赵硕人二首·其二

苦恋莱衣乐,非贪汉绣行。

上方优斡腹,儿未可陈情。

风木终身恨,朝华过眼荣。

谁言彤史废,阡表自峥嵘。

(0)

挽南皋刘二先生·其一

久无羔雁聘遗贤,白首丘园气最全。

聊与荆公续诗选,不闻谯叟入经筵。

讲师翁庶几三昧,朴学余才说一篇。

两侍细旃莫推挽,谀儒此愧若为湔。

(0)

挽郑令人二首·其一

乃翁自是里名儒,箴史遗言幼染濡。

设馔礼如初作妇,貤封谊不忍先姑。

色丝尤妙于前制,彤管从删以后无。

一事可纾存没恨,即今丹穴有双雏。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