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南皋刘二先生·其一》
《挽南皋刘二先生·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久无羔雁聘遗贤,白首丘园气最全。

聊与荆公续诗选,不闻谯叟入经筵。

讲师翁庶几三昧,朴学余才说一篇。

两侍细旃莫推挽,谀儒此愧若为湔。

(0)
注释
羔雁:古代用于表达书信的代称,比喻贤者之间的交往。
丘园:指隐居的田园生活,常用来形容学者的隐逸生活。
荆公:王荆公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谯叟:谯周,三国时期蜀汉学者,此处借指有学问的老者。
经筵:古代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讲师翁:指教书先生,翁是对年长者的尊称。
三昧:佛教术语,指领悟或专注的最高境界。
朴学:清代学术流派,强调实事求是,反对空谈。
细旃:古代对帷幕的称呼,此处可能指谦虚的态度。
谀儒:阿谀奉承的儒者。
湔:洗涤,此处指洗刷掉愧疚。
翻译
长久以来没有收到贤者的书信问候,年迈之人隐居田园气息最为纯正。
姑且与王荆公(王安石)的诗选相续,不再听说谯周老先生进入讲经的殿堂。
教书先生或许已接近领悟至高境界,我仅剩的朴学才识只能写一篇短文。
面对两位侍从的谦让,我不敢推辞,对于奉承学者的行为深感惭愧,不知如何洗清这种愧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南皋刘二先生(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久未邀请贤士至家,自己的白发已经很多,但在丘园中的自然气息中仍然感到十分满足。诗人与荆公一起续写诗篇,但并没有听到任何闲言碎语侵扰自己。

"讲师翁庶几三昧,朴学余才说一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朴实才能。此外,"两侍细旃莫推挽,谀儒此愧若为湔"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某些阿谀奉承之人的鄙视,以及对自己不够严肃的态度感到羞愧。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学问和文学的执着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高洁品格和他们对于内心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钟山作十二首·其四

玄武湖中草自秋,石头城下水长流。

繁华过眼成今古,更与牛羊竞一丘。

(0)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

避难移家适远乡,忧时一夜百回肠。

徒闻铁甲连戎垒,未睹钩车跨贼隍。

不共班超争食肉,欲寻木羽学休粮。

磨崖可勒中兴颂,努力诸公佐有唐。

(0)

逢熊文彦·其一

相离巳隔世,相会岂忘情。

识面非观貌,知心只记名。

夕阳荒野阔,秋水大江平。

往事无劳问,空令万感生。

(0)

秋怀·其七

雨息残暑退,凉气何凄而。

羁人倦遥夜,明月光在帷。

展转不成寐,披衣步前墀。

春芳不再秾,夕露空荜滋。

泯默对青灯,怅焉心自思。

(0)

五杂俎·其一

五杂俎,原上翮。往复还,小贩客,不得巳,滹沱麦。

(0)

残丝曲

玉楼十二春如绮,日暖清池跃鲂鲤。

空闺无处著柔情,梦逐残丝扑天起。

天南河汉天西流,岂知少年能白头。

便唤姮娥栽桂树,花时相约月中游。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