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
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
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
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
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
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
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
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
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
这是一首充满深沉忧虑和对国家命运担忧的战乱时期的抒情诗。诗人以"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开篇,表达了对自己生命和时代变迁的哀伤。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毁灭画面:长安失守、宫殿荒废、五陵树木凄凉、京城道路不再。
诗中的"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显示了皇帝的无奈和军队的辗转流动,背景是唐朝遭遇外患,如安史之乱。"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透露出战事的紧迫与将领们对抗敌人的渴望。
接着,诗人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咸阳之战的失败、无数士兵的牺牲、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则描绘出一副荒凉与恐怖的景象。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故土和同胞深切的怀念与哀痛:村庄无人、桑树枣木萧条,以及作为士人的自己,对于时局感到无力回天,只能举首向苍天哭诉。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毁灭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身处乱世、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