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三首·其一》
《洞仙歌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奕绘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幅巾野服,访梅花清晓。万玉临流香更好。

爱疏枝风约,老干苔皱,谁解画、空谷伊人清照。

珊珊倚修竹,离合神光,翠羽明珠并双妙。

压寒碧西湖,千树花飞,黄鹤楼、笛声吹老。

绕江北江南万重山,怅憔悴、何郎近来诗少。

(0)
鉴赏

此首《洞仙歌》以访梅为题,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冬日寻梅图景。词人以“幅巾野服”开篇,着意于表现访梅者之闲逸与自然,随后点明时间是“清晓”,地点在“万玉临流”的梅花丛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

“香更好”三字,既是对梅花香气的赞美,也暗含了词人对梅花品格的钦佩。“爱疏枝风约,老干苔皱”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姿态与环境,疏枝随风轻摆,老干上长满苔藓,既有动态之美,又有岁月痕迹的沉淀感,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谁解画、空谷伊人清照”一句,借用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典故,将梅花比作隐居山谷中的伊人,暗示梅花虽处幽僻之地,却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李清照般才华横溢又孤高自许。接下来,“珊珊倚修竹,离合神光,翠羽明珠并双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美丽与神秘,仿佛是与修竹相伴,光芒闪烁,翠羽与明珠交相辉映,展现出梅花独特的魅力。

“压寒碧西湖,千树花飞,黄鹤楼、笛声吹老”四句,将视线转向西湖,描绘了西湖边千树梅花盛开的壮观景象,以及黄鹤楼上传来的悠扬笛声,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这里的“压寒碧”、“花飞”、“笛声吹老”等词语,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惋惜。

最后,“绕江北江南万重山,怅憔悴、何郎近来诗少”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词人想象着梅花遍布江南江北,然而自己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尽情欣赏,心中不免生出一丝遗憾与惆怅。这里巧妙地引用了南朝诗人何逊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与对自身创作状态的反思,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与艺术创作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洞仙歌》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奕绘
朝代:清

(1799—1838)清宗室,荣亲王永琪孙,字子章,号幻园,又号太素道人。嘉庆间袭贝勒。好风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猜你喜欢

閒居杂咏·其二十四

若有神阴告,都缘思虑深。

欲穷三圣业,须尽一生心。

(0)

浅水晴沙外,烟笼一树梅。

香浮风韵细,魂度月华来。

半点无尘到,疏枝带雪开。

琴心如可写,清梦共徘徊。

(0)

寄兴·其十六

学探贤圣域,秀节更能贞。

天盖楼前月,长悬一片明。

(0)

土番竹枝词·其一

生来曾不识衣衫,裸体年年耐岁寒。

犊鼻也知难免俗,乌青三尺是围阑。

(0)

凤山八景

数仞宫墙映碧渠,曲塘清澈涨芙蕖。

炎嘘玉蕊晴波现,香袅蜂须日照初。

翠袖惊寒浑欲睡,红衣待晓倦轻舒。

亭亭仙子凌烟渺,解语还看如不如。

(0)

龟山八景

瞥见郊原迥,攀跻独造巅。

荒村团翠绿,平野乱风烟。

数点凌霄雁,几行冒雨犍。

井疆纷姓氏,熙皞绘山川。

古道长杨里,归舟落照边。

置身亲斗极,兴会觉悠然。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