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曾不识衣衫,裸体年年耐岁寒。
犊鼻也知难免俗,乌青三尺是围阑。
生来曾不识衣衫,裸体年年耐岁寒。
犊鼻也知难免俗,乌青三尺是围阑。
这首诗描绘了土番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以一种幽默而讽刺的手法展现出来。首句“生来曾不识衣衫”直接点明了土番人民自幼便未接触衣物,生活朴素。接着“裸体年年耐岁寒”则通过描述他们如何在寒冷的季节里裸体生活,展现了土番人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衣物的缺乏。
“犊鼻也知难免俗”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土番人民的生活方式比作“犊鼻”,即牛犊的生殖器,以此形象地表达了土番人民虽然生活简朴,但也有着世俗的一面,即对物质的需求和追求。最后,“乌青三尺是围阑”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种围栏,高度达到了三尺之高,但实际上这并非真实的围栏,而是诗人对土番人民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性描述,暗示了他们虽身处简陋之中,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文化传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土番人民生活状态的描绘,既展现了他们的质朴与坚韧,也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在物质匮乏条件下依然保持的文化自信和生活智慧。
听江笛、烟中悽语。唤起汀洲,断鸿无数。
渺渺晴川,暮帆摇曳、向前浦。
月痕娟楚,刚照入、牙台去。
除却酒樽时,祇载得、焦琴玉麈。凝伫。
把山公高致,写入淡烟轻素。
黄骢去也,又相送、晚枫江路。
蕙带结、满握愁红,柳枝怨、明湖秋雨。
算剩有琴边,一叶残云无主。
画荻丸熊,古有是人,今复见之。
想篝灯课读,声寒秋蟀,鸣机断素,候辨晨鸡。
辛苦休论,艰危独喻,兰折唯欣桂有枝。
神镫护,幸舟行屈曲,在水之湄。百年陵谷迁移。
倘重到麻姑鬓亦丝。
彼□人大盗,不操矛戟,承家弱息,敢堕门楣。
回忆当年,小人有母,罔极难酬空废诗。
披图看,甚高天厚地,局蹐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