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出游目,顾见南山道。
挟弹美少年,容颜白如缟。
拉攞枯松树,上有乾鹊噪。
熻㸌朱丸流,宛转堕荒草。
企听犹未毕,吉凶不自保。
七尺长为人,焉能制余老。
清晨出游目,顾见南山道。
挟弹美少年,容颜白如缟。
拉攞枯松树,上有乾鹊噪。
熻㸌朱丸流,宛转堕荒草。
企听犹未毕,吉凶不自保。
七尺长为人,焉能制余老。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感怀(其二)》描绘了一幅清晨出游时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英俊的少年,他手持弹弓,容颜洁白如素,行走在南山的小道上。他的动作轻盈,连枯松上的乾鹊都被吸引,发出嘈杂的叫声。少年弹射出的朱红色弹丸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最终落入荒草丛中。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对美景的赞赏,而是借少年的行为引发感慨。他意识到,尽管少年活力四溢,但面对人生的未知,无论是吉是凶,都无法预知和掌控。最后,诗人以深沉的语气表达,即使自己年事已高,也难以预测或抵挡生活的起伏。
整首诗通过少年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