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
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
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里诗人独坐窗前,听着秋风吹过树梢发出的声音,感到心中的忧愁油然而生。诗中“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描述了一幅静谧的景象,这些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鲜明。而“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则传达了秋夜里树叶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如同无数的琴弦被轻拂,发出连绵不断的声音。
微弱的灯光照在空旷的床上,夜深人静时分,这些声音似乎更加清晰地传入耳中。诗人的心情随着这些声音起伏,感到愁忧涌上心头,不禁感叹间坐立而起。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宁与悲凉。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表达了诗人在黎明时分再次观察周围环境,却发现一切都不如先前那般生动多彩,这可能是因为夜晚的灯光和清晨的阳光给物体投射出不同的光影,也可能是诗人的情绪影响了他对事物颜色的感受。
接下来的“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天地运行不息,但这种速度却让人感到难以把握。接着,“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死亡必至的感悟。
最后两句“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则是在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沉浸在忧愁之中,而应该珍惜现时,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诗人提醒自己,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也要学会放松心情,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尽情享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难得的一首。
忆昨西台持宪节,金玉当筵识颜色。
每同苑圃赏春花,更与池亭醉秋月。
怜君文雅复能诗,等闲出口皆奇辞。
清音不啻振金石,妙思真如抽茧丝。
一从作牧西川去,食少事烦劳百虑。
漏天湿暗芙蓉城,晴雪光摇紫薇署。
去年听说监文场,六经入手生寒芒。
精神坐耗真可惜,冰魂雪魄成茫茫。
赤虬天上来符吏,知是虚皇徵作记。
空堂永夜冷凄凄,寂寞谁承身后事。
兰台柱史重歔欷,为作祠堂在棘闱。
我亦临风歌楚些,还思化鹤一来归。
百二金汤浮六幕,凭虚如上蓬莱阁。
九州下视不盈眸,何用盘游纵骝骆。
幸分茅土守西方,景行东平为善乐。
金罍有酒谩如泉,燮理浅深随意酌。
中人掖我登云梯,长恐檐头星斗落。
终南泰华献奇峰,万朵芙蓉簇花萼。
有时金碧变云霞,似避吾诗愁律缚。
北辰拱捧望神京,天柱高悬云漠漠。
丹心飞绕紫宸居,恨不当轩展葵藿。
回头有泪洒松楸,雨露寒霜感丘壑。
龙蟠虎踞本天成,马鬣牛眠欣有托。
浩歌穹壤不胜情,歌罢清风起寥廓。
坐听佩响落珊珊,恍惚仙人下黄鹤。
天地固不老,吾人安可常。
今者如不乐,逝者忽以亡。
矧兹隆盛世,四海称大康。
吾藩静无事,辅臣能赞襄。
散人荷天宠,贵富守一方。
台池与山水,登临足徜徉。
名花落又闻,好鸟鸣且翔。
黄奶助滋味,朱弦和宫商。
我生何庆幸,逸乐殊未央。
载歌咏天保,终身感吾皇。
上陵举我头,乃见蓬莱山。
弱水三万里,云气升其间。
黄金为宫关,丹砂满原田。
麟凤若鸡犬,居人尽神仙。
我闻黄帝在位铸鼎成,有神龙,下相迎。
黄帝上天去,寿与天地并。维我汉,炽炎德。
莅九州,朝万国。甘露降自天,灵芝出铜池。
群仙颂天子,遐龄拟黄帝,天地永无期。
庭院沈沈春昼长,云窗懒绣双鸳鸯。
阳台昨夜隔云雨,体弱不胜罗锦裳。
残妆满面朝慵洗,侍儿枕上刚扶起。
粉郎薄倖恋青楼,画出春山为谁媚。
满庭香雾湿空濛,花气薰人眼欲矇。
深掩兰房下筠箔,背面伤春双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