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幽兰是国香,沐汤纫佩慕芬芳。
何如邂逅同心士,一吐胸中气味长。
尽道幽兰是国香,沐汤纫佩慕芬芳。
何如邂逅同心士,一吐胸中气味长。
这首诗《十二咏(其八)兰室》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高洁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交织之美。
首句“尽道幽兰是国香”,开篇即点明了兰花被誉为国香的地位,表达了人们对兰花香气的普遍赞誉和向往。接着,“沐汤纫佩慕芬芳”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人们沐浴在兰花的香气中,佩戴着象征着兰花的饰品,以此来表达对兰花芬芳的深深仰慕之情。
后两句“何如邂逅同心士,一吐胸中气味长”,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与知音相遇的情境。在这里,“同心士”不仅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更象征着能够理解并欣赏兰花之美的知音。诗人渴望与这样的朋友相遇,共同分享内心的感悟,让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如同兰花的香气一般悠长而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和对知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向往。兰花作为高洁的象征,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与精神追求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