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将礼数律疏慵,自是知音不易逢。
拟结茅庵居绝顶,别寻山路上孤峰。
心兼世远来千里,目与天游去万重。
笑抚长松劝招隐,未应回首忆秦封。
难将礼数律疏慵,自是知音不易逢。
拟结茅庵居绝顶,别寻山路上孤峰。
心兼世远来千里,目与天游去万重。
笑抚长松劝招隐,未应回首忆秦封。
这首《招隐》诗,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清雅的意境,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难将礼数律疏慵,自是知音不易逢”,开篇即点出知音难遇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礼数疏慵的态度,暗示了其内心对传统束缚的不屑,以及对真正理解自己心灵的知音的渴望。
颔联“拟结茅庵居绝顶,别寻山路上孤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场景。他计划在山顶建造一间茅屋,独自一人漫步于山间小径,寻找那座孤独的高峰。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远离尘嚣、独处静思的渴望。
颈联“心兼世远来千里,目与天游去万重”,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心境。他不仅在身体上远离世俗,心灵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与天地同游。这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越物质世界的理想境界。
尾联“笑抚长松劝招隐,未应回首忆秦封”,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束全诗。诗人笑着抚摸着长松,邀请朋友一同隐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情邀请,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不再回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我心灵解放的渴望。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君胡为兮乐吾土,临水登山吊今古。
故鄣城外君回船,诗中不吊陈霸先。
关中布衣呼不起,挂瓢堂中君独倚。
悄然忧来不可辍,长谣短咏皆奇绝。
冻云不收天雨雪,雪皎天青照颜色。
其时值我不出关,今年相趁控鹤还。
劝君入官官复闲,萧萧肃肃山水间。
嗟嗟!
古人骨已折,今人谁与友?
心忆臧三梦吴九,不别茅维重携手。
山水风流或在兹,一日遂为君所有。
仆本金华人,少小亲耒耜。
三十始读书,一命期强仕。
褊性病疏狂,怪辞来哆侈。
一年复一年,世事难料理。
面垢臭无纹,短发披两耳。
濩落在江湖,饥寒皮肉死。
寄谢里中儿,无劳问历履。
闲来泽畔行,顾影还自喜。
夜深魍魉啼,遥拜来相倚。
蹑电树雨幢,促我不能止。
驾之骖白螭,群从来何愧。
下视尘寰中,茫茫若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