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少妇婿从军,闲数馀花对夕曛。
吹度西窗人独倚,泛归南浦水全分。
风飘蝴蝶三更梦,雨散阳台一片云。
踏碎琼瑶愁不扫,朝来还拂绛罗裙。
谁家少妇婿从军,闲数馀花对夕曛。
吹度西窗人独倚,泛归南浦水全分。
风飘蝴蝶三更梦,雨散阳台一片云。
踏碎琼瑶愁不扫,朝来还拂绛罗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妇在黄昏时分,思念远征的丈夫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人物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首句“谁家少妇婿从军”,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妻子,她的丈夫已经离家从军,留下她独自在家思念。接着,“闲数馀花对夕曛”一句,通过描述她无聊地数着残存的花朵,面对夕阳的余晖,进一步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吹度西窗人独倚,泛归南浦水全分”两句,通过风吹过西窗、水面波纹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独自倚靠窗边、目光投向南浦(可能象征着丈夫即将归来的方向)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风飘蝴蝶三更梦,雨散阳台一片云”则运用了梦境和神话传说中的阳台(与宋玉《高唐赋》中的故事相关),表达了主人公在夜晚的梦中与丈夫重逢的渴望,以及梦醒后的失落感。
最后,“踏碎琼瑶愁不扫,朝来还拂绛罗裙”两句,以“琼瑶”比喻珍贵的物品,暗示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如同这些珍贵之物一样难以抹去。而“朝来还拂绛罗裙”则可能是她在清晨整理衣物的动作,既体现了日常生活的细节,也暗含了她试图以行动驱散愁绪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深陷思念之情的少妇形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折桂何年下月中,闽山来问我雕虫。
肯销金翠书屏上,谁把刍荛过日东。
郯子昔时遭孔圣,繇余往代讽秦宫。
嗟嗟大国金门士,几个人能振素风。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