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花落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不被世人赏识的哀愁。首句"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风中花落,美好的时光悄然过去,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接着,"应为价高人不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牡丹虽贵却无人询问,它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却缘香甚蝶难亲"则是说,即便有花香吸引蝴蝶,也难以让人们真正亲近和欣赏。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中,"宫里"可能指的是高贵的环境,而"红英"和"翠叶"则是牡丹的美丽形容。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牡丹不应该被尘俗之事玷污。
最后,"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中,"上林苑"可能是一个高贵或理想的环境,而"王孙"则是古代对年轻贵族的称呼。诗人表达了即使是有购买能力的人,也未能找到机会将牡丹带回,他们对于无法拥有这份美丽而感到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生长环境和命运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我所思兮在潇湘,苍梧九疑渺无际,但见绿竹参天长。
上有寒烟凝不飞,下有流水声琅琅。
中有万古不尽离别泪,化作五色丹霞浆。
穿崖贯石出厚地,风吹露涤宵有光。
我欲因之邀凤凰,天路脩阻川无梁。
孰知画史解人意,能以造化归毫芒。
虚堂无人白日静,使我顾盼增慨慷。
玄霜惨烈岁将宴,鼪啼鼯叫天悲凉。
我所思兮杳茫茫,山中紫笋春可茹,归来无使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