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质天然见太真。花秾玉艳不胜春。
幽香应过昏黄月,不是花神是洛神。
丽质天然见太真。花秾玉艳不胜春。
幽香应过昏黄月,不是花神是洛神。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香气,将其比作花神与洛神,展现了牡丹的非凡魅力。
“丽质天然见太真”,开篇即赞美牡丹的自然之美,如同天生丽质的佳人,无需雕饰,自有一番风韵。
“花秾玉艳不胜春”,进一步描述牡丹花朵的繁盛与色泽的鲜艳,仿佛春天的使者,将生机与活力带入人间。
“幽香应过昏黄月”,言及牡丹之香,不仅在白天绽放,夜晚亦能飘散,穿越昏黄的月色,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不是花神是洛神”,最后将牡丹与洛神相提并论,洛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象征着美与纯洁。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极高赞誉,认为其美已超越了花神,达到了洛神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香气,赋予其超凡脱俗的神韵,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
群石壅水成哀湍,五里之地凡三滩。
船如走丸势不住,力敌万弩云涛盘。
门窗掩塞怕飞浪,已倒床座翻杯槃。
长年三老色自落,捩眼不敢窥波澜。
捎涡撇漩出九死,众命幸免鱼鳖餐。
须臾出缆系高岸,竞以好语相慰安。
是时左右有观者,应亦为我心曾寒。
促促送归客,短亭垂柳风。
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
百里讴歌内,三年畏谨中。
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