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赠晚学李君·其十》
《诗赠晚学李君·其十》全文
宋 / 邢仙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无言隐几闭松扃,万古襟怀独自灵。

点笔时研三卷篆,弹冠尝动一簪星。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来寻北帝经。

天道不须窥牖见,满门山岳自青青。

(0)
注释
无言:沉默不语。
隐几:倚着几案。
闭松扃:关闭松木门扉。
万古:千秋万代。
襟怀:胸怀,情感。
独自灵:独自领悟。
点笔:提笔写字。
研三卷篆:研磨古篆书。
弹冠:整理帽子的动作。
簪星:簪子上的装饰物,这里比喻星星。
青童:年轻的学童。
撅南山木:砍南山的木材。
北帝经:古代传说中的北帝经书。
天道:自然法则或宇宙之道。
窥牖:从窗户窥视。
满门山岳:门外的山景。
翻译
默默无语倚着松木几案,万古以来的胸怀只有自己能感知。
写字时研磨着三卷古篆,轻轻一弹帽子,仿佛星星在簪子上闪烁。
年轻的学童去南山砍柴,野外的访客寻找北帝留下的经书。
天道无需透过窗户窥探,门外的山峦自会显现出它的青翠生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高洁情操与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无言隐几闭松扃,万古襟怀独自灵"表明诗人深居简出,不愿多言,只身一人拥有悠久的情怀和精神世界。"点笔时研三卷篆,弹冠尝动一簪星"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书画生活,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如同点石成金一般,每一次提笔都是对艺术极致追求的体现。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来寻北帝经"中,"青童"可能是指年轻的仆从或侍者,他们去砍伐南山的树木,而诗人则像一位远行的游子,在寻找古时圣人的教诲。这里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文化传承的尊重与向往。

"天道不须窥牖见,满门山岳自青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宇宙之道的信任,他认为不必刻意去寻找或证明什么,因为万物皆有其自然的存在状态,正如他家中的山川自然而然地保持着它们的绿色。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书画艺术和文化传承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邢仙老
朝代:宋

邢仙老,隐居九疑山,神宗熙宁初有诗赠李彦高,事见《玉照新志》卷六。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口号

静观皆一笑,随事见人情。

势利如江水,双潮日夜生。

(0)

香山怀古

萧梁旧迹剩危楼,高殿何年作古邱。

名士名花俱寂寞,空令望古思悠悠。

(0)

前在海上见会稽徐僧佣所作《九老》诗,意警词练,因仿为之,并限其韵·其二老儒

旧梦生花笔已枯,今吾未胜昔年吾。

衣冠恰称须眉古,乡党咸嗤面目迂。

终日咿唔钻故纸,等身著作背时趋。

青毡一片传家物,世守楹书异俗儒。

(0)

调盛紫云即用赠玉卿原韵三首·其三

靓妆初卸亸云鬓,闲恨闲愁一例删。

重点口脂匀面粉,十分春意上眉山。

(0)

和谈九君《夜坐》原韵五首·其五

何必浇愁醉醁醽,长宵倚枕倍忪惺。

天边几个孤飞雁,清泪凄凉不忍听。

(0)

同许少玉秋夜联句拟唐十二首·其十仲文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三山微雨里,江水送寒流。

一棹秋风稳,双鬟永夜忧。

窗虚迷翡翠,诗捷走骅骝。

明日知何处,杭州又越州。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