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隐几闭松扃,万古襟怀独自灵。
点笔时研三卷篆,弹冠尝动一簪星。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来寻北帝经。
天道不须窥牖见,满门山岳自青青。
无言隐几闭松扃,万古襟怀独自灵。
点笔时研三卷篆,弹冠尝动一簪星。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来寻北帝经。
天道不须窥牖见,满门山岳自青青。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高洁情操与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无言隐几闭松扃,万古襟怀独自灵"表明诗人深居简出,不愿多言,只身一人拥有悠久的情怀和精神世界。"点笔时研三卷篆,弹冠尝动一簪星"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书画生活,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如同点石成金一般,每一次提笔都是对艺术极致追求的体现。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来寻北帝经"中,"青童"可能是指年轻的仆从或侍者,他们去砍伐南山的树木,而诗人则像一位远行的游子,在寻找古时圣人的教诲。这里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文化传承的尊重与向往。
"天道不须窥牖见,满门山岳自青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宇宙之道的信任,他认为不必刻意去寻找或证明什么,因为万物皆有其自然的存在状态,正如他家中的山川自然而然地保持着它们的绿色。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书画艺术和文化传承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人生态度。
旧梦生花笔已枯,今吾未胜昔年吾。
衣冠恰称须眉古,乡党咸嗤面目迂。
终日咿唔钻故纸,等身著作背时趋。
青毡一片传家物,世守楹书异俗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