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锁。人坐。小楼寒。相见时难。泪弹。
俏和影儿双倚阑。团栾。月斜依旧单。
斗帐流苏金络索。围四角。生怕啼莺觉。画廊东。
无路通。愁红。海棠花底风。
春锁。人坐。小楼寒。相见时难。泪弹。
俏和影儿双倚阑。团栾。月斜依旧单。
斗帐流苏金络索。围四角。生怕啼莺觉。画廊东。
无路通。愁红。海棠花底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闺中思人的画面。"春锁"暗示了春天的封闭与寂静,"人坐小楼寒"则渲染出主人公独处小楼,感受到的不仅是季节的寒冷,更是内心的孤寂。"相见时难"直接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深重。
"泪弹"刻画了主人公因思念而落泪的场景,"俏和影儿双倚阑"则通过自怜的举动,展现出她与自己的影子相伴的孤独。"团栾"本意为团圆,此处却反衬出她的形单影只,"月斜依旧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
"斗帐流苏金络索"描绘了华丽的闺房布置,但主人公的心境却如这寂寞的夜晚一般凄凉。"围四角"可能暗示着对四周环境的保护,害怕外界的打扰,尤其是"生怕啼莺觉",怕连鸟鸣都成为思念的提醒。
"画廊东,无路通"象征着现实中的阻隔,使她无法接近心上人,"愁红"可能是形容她脸上的愁容,也可能是海棠花的颜色,"海棠花底风"则以景寓情,风吹过海棠花,仿佛也在传递着她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夜中独自承受相思之苦的场景,情感深沉而哀婉。易顺鼎的词作,常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晚清末年至近代初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