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微雨里,江水送寒流。
一棹秋风稳,双鬟永夜忧。
窗虚迷翡翠,诗捷走骅骝。
明日知何处,杭州又越州。
三山微雨里,江水送寒流。
一棹秋风稳,双鬟永夜忧。
窗虚迷翡翠,诗捷走骅骝。
明日知何处,杭州又越州。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江边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首句“三山微雨里,江水送寒流”以轻柔的雨声和江水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一棹秋风稳,双鬟永夜忧”两句,通过“一棹”(独木舟)在秋风中的平稳航行,与“双鬟”(女子发饰)在长夜中担忧的情态形成对比,细腻地表达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
“窗虚迷翡翠,诗捷走骅骝”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窗外的景象比作迷蒙的翡翠,暗示了夜晚的朦胧与神秘;而“诗捷走骅骝”则可能是在形容诗人思绪如骏马般飞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内心情感的激荡。
最后,“明日知何处,杭州又越州”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友人的牵挂,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杭州与越州,这两个地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与离别、思念相关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