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潦客来稀,风雨叩门,全真高士。
布袜方袍,走百城烟水。
七十载、人心炼熟,五千言、谷神不死。
饿来求食饱则弃,余身外无他累。
阴阳生太极,天地万物如此。
岂有长生,便长生何事。
参变化、蘧庐万古,顺来往、循环一气。
雨晴谈毕,拂袖出门无挂系。
秋潦客来稀,风雨叩门,全真高士。
布袜方袍,走百城烟水。
七十载、人心炼熟,五千言、谷神不死。
饿来求食饱则弃,余身外无他累。
阴阳生太极,天地万物如此。
岂有长生,便长生何事。
参变化、蘧庐万古,顺来往、循环一气。
雨晴谈毕,拂袖出门无挂系。
这首《尾犯》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展现了高士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句“秋潦客来稀”,描绘了秋季雨水增多,来访者稀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风雨叩门”一句,以风雨象征人生的坎坷与挑战,高士面对外界的干扰,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
“全真高士”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即追求精神纯净、超脱世俗的道家或佛家修行者。接下来的几句,“布袜方袍,走百城烟水”,描述了高士行走在广阔天地间,不拘泥于物质享受,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七十载、人心炼熟,五千言、谷神不死”两句,表达了高士历经岁月的磨砺,内心愈发成熟,对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谷神不死”之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认为精神的永恒远比肉体的存在更为重要。
“饿来求食饱则弃,余身外无他累”体现了高士对待生活的态度,即随缘而行,不为物质所累,精神上保持自由与轻松。
“阴阳生太极,天地万物如此”揭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高士顺应这些规律,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岂有长生,便长生何事”提出了一种对“长生”的思考,认为真正的长生并非肉体的永存,而是精神的永恒与超越。
最后,“参变化、蘧庐万古,顺来往、循环一气”表达了高士对于生命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顺应自然、遵循宇宙规律的生活哲学。通过“雨晴谈毕,拂袖出门无挂系”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高士在经历了与自然的对话后,心灵得到了净化,对外界不再有牵挂,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尾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全真高士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雨脚横空万牛弩,烈风吹山山欲仆。
草披木拔何足道,大江翻澜失洲渚。
路旁失辔者谁子,道阻且长泥没屦。
鞭驴挽车亦何急,目眩心摇行不顾。
我生飘蓬惯羁旅,顾尔艰难逢亦屡。
衲被蒙头不下堂,且与身谋安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