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吴熙老风云图》
《题吴熙老风云图》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雨脚横空万牛弩,烈风吹山山欲仆。

草披木拔何足道,大江翻澜失洲渚。

路旁失辔者谁子,道阻且长泥没屦。

鞭驴挽车亦何急,目眩心摇行不顾。

我生飘蓬惯羁旅,顾尔艰难逢亦屡。

衲被蒙头不下堂,且与身谋安稳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ǎofēngyún
sòng / zhānglěi

jiǎohéngkōngwànniúlièfēngchuīshānshān

cǎodàojiāngfānlánshīzhōuzhǔ

pángshīpèizhěshuídàoqiěchángméi

biānwǎnchēxuànxīnyáoxíng

shēngpiāopéngguàněrjiānnánféng

bèiméngtóuxiàtángqiěshēnmóuānwěnch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荡山川、狂风暴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难与心态。开篇"雨脚横空万牛弩,烈风吹山山欲仆"两句,以惊人的笔力展现了天气的骤恶和山势的险峻,给人一种压抑感和不安感。接着"草披木拔何足道,大江翻澜失洲渚"进一步描绘了暴雨之后景物的变迁,连大江也被卷起,洲渚不见,显示出自然界的无常与震撼力。

在接下来的"路旁失辔者谁子,道阻且长泥没屦。鞭驴挽车亦何急,目眩心摇行不顾"中,诗人写出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困顿。失去控制的牛、被风雨所阻的道路、泥泞难行的环境,以及驾驭着车马却又无从下手的急迫感,都让人感到一种生存的挑战和前行的不易。

而最后"我生飘蓬惯羁旅,顾尔艰难逢亦屡。衲被蒙头不下堂,且与身谋安稳处"则显露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无奈与求生的态度。"我生飘蓬"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顾尔艰难逢亦屡"则是说自己经历的艰难困苦也不止一次,显示出诗人对艰辛生活的深刻体验。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在逆境中寻求安稳的一种心理状态,尽管外界充满挑战,但内心仍然在谋求一份宁静和安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旅途经验的叙述,展现了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界,以及人在这种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与生存的勇气。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寄李彦平

日伫高轩过,从容慰别离。

已乖桂子约,还失菊花期。

正尔思一面,忽然掀两眉。

闻君有召节,平步上丹墀。

(0)

挈累来当涂闻已入境感怀有作二首·其一

鸥鹭相疏雁鹜亲,簿书丛里度光阴。

尘埃已觉胸中满,霜雪还从鬓上侵。

尽室修途方在念,连宵苦雨若为心。

明朝傥得成团聚,有酒从教取次斟。

(0)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其一

坐阅流年已七旬,从前忧道不忧贫。

肯教世指为痴汉,只愿乡称作善人。

老去固应忘物我,归来岂是负君亲。

尝闻知进须知退,庶得终全不辱身。

(0)

余有重阳诗岁和一篇今日偶和成二首·其一

此会从来有故常,湖山岁岁做重阳。

黄花已是铺三径,绿酒何妨举百觞。

小圃晚来堪散步,薄田秋入足充肠。

登临莫起凄凉叹,且喜成归老故乡。

(0)

二公见和又成一首寄之

忆昔同台接胜游,相期端不愧清流。

一时人物存无几,百岁光阴挽不留。

老去只思陶靖节,向来尤叹薛居州。

亦闻聚首时倾倒,应笑衰翁守故丘。

(0)

置酒与五客饯行因成一绝

送尽行人我独留,老夫无计解离忧。

劝君今夜休辞醉,明日江山总是愁。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