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地秋日晓,寂无邻里音。
惟有草根虫,风前咽复吟。
悲歌者谁子,徂年惊苦心。
青灯夜斋静,微温生薄衾。
隙地秋日晓,寂无邻里音。
惟有草根虫,风前咽复吟。
悲歌者谁子,徂年惊苦心。
青灯夜斋静,微温生薄衾。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寂寞情景的诗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隙地秋日晓,寂无邻里音”两句,设定了一种清晨的寂静氛围,没有邻里的声音,只有自然界的微妙响动。
接着,“惟有草根虫,风前咽复吟”这两句,通过对小虫鸣叫声的描述,强化了这种静谧感,让人感觉到诗人的孤独与环境融为一体。这里的小虫可以视作自然界中唯一的“伴侣”,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
“悲歌者谁子,徂年惊苦心”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苦楚,这里的“悲歌”指的是抒发哀愁的心声,而“徂年惊苦心”则透露着时间流逝带来的痛苦记忆。
最后,“青灯夜斋静,微温生薄衾”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中,通过点燃青色的灯笼,试图获得一些慰藉。这里的“微温”和“薄衾”,则是对寒冷与孤独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日清晨所感受到的寂寞与忧伤,以及在夜晚寻求的一丝慰藉。
老去犹思饮吸川,静中还喜日为年。
艾耆天畀如三寿,谈辨人惊似仙。
洞锁嵩峰偏入眼,丹成{左山右勾}嵝远齐肩。
定知乐事年年共,更看新诗句句传。
千峰溧阳来,势若西南奔。
遥拱三茅峰,不敢迫至樽。
三茅如轩恋,次序俨弟昆。
正西辟夷涂,群仙之所门。
三孔三刘岁月赊,后来儒术数君家。
五枝旧折燕山桂,八月新乘海上槎。
方履圆冠无愧怍,西崑东观有光华。
牙签纵许窥青简,银海何堪眩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