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四首·其四》
《喜雨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隙地秋日晓,寂无邻里音。

惟有草根虫,风前咽复吟。

悲歌者谁子,徂年惊苦心。

青灯夜斋静,微温生薄衾。

(0)
翻译
秋日清晨在空旷之地,四周寂静听不到邻居的声音。
只有草丛中的小虫,在风中发出断断续续的鸣唱。
是谁在悲伤地歌唱?岁月的流逝让人心惊不已。
夜晚的青灯下,我在静谧的斋室独坐,薄被微暖。
注释
隙地:空旷之地。
寂:寂静。
邻里音:邻居的声音。
草根虫:草丛中的小虫。
咽复吟:断断续续的鸣叫。
悲歌者:悲伤的歌唱者。
徂年:逝去的岁月。
苦心:内心惊恐。
青灯:油灯。
夜斋:夜晚的斋室。
薄衾:薄被。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寂寞情景的诗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隙地秋日晓,寂无邻里音”两句,设定了一种清晨的寂静氛围,没有邻里的声音,只有自然界的微妙响动。

接着,“惟有草根虫,风前咽复吟”这两句,通过对小虫鸣叫声的描述,强化了这种静谧感,让人感觉到诗人的孤独与环境融为一体。这里的小虫可以视作自然界中唯一的“伴侣”,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

“悲歌者谁子,徂年惊苦心”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苦楚,这里的“悲歌”指的是抒发哀愁的心声,而“徂年惊苦心”则透露着时间流逝带来的痛苦记忆。

最后,“青灯夜斋静,微温生薄衾”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中,通过点燃青色的灯笼,试图获得一些慰藉。这里的“微温”和“薄衾”,则是对寒冷与孤独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日清晨所感受到的寂寞与忧伤,以及在夜晚寻求的一丝慰藉。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彭孝求以诗送芍药云今年厄闰不佳且许红都胜

厄闰黄杨古所传,翻阶红药岂其然。
明年果得真都胜,便是双鶬一箭穿。

(0)

三月二十八日春华楼前芍药盛开招欧葛二兄再

老去犹思饮吸川,静中还喜日为年。
艾耆天畀如三寿,谈辨人惊似仙。
洞锁嵩峰偏入眼,丹成{左山右勾}嵝远齐肩。
定知乐事年年共,更看新诗句句传。

(0)

仆营小圃方两月而张坦夫示腴庄图有起予之意

百年种德十年栽,映带云岩与月台。
无问四时留客醉,何曾一日不花开。
人人争羡富登览,物物岂知工剪裁。
我比樊须身更老,只今学圃亦悠哉。

(0)

游茅山道中望冈阜西南来势若连环既赴三茅而

千峰溧阳来,势若西南奔。
遥拱三茅峰,不敢迫至樽。
三茅如轩恋,次序俨弟昆。
正西辟夷涂,群仙之所门。

(0)

王才臣求园中六诗杨秘监谢尚书皆赋·南谷

志士非匏瓜,焉能击不食。
毋安白驹空,请放鸣驺入。

(0)

徐商老参议直阁进书登瀛创儒荣堂来索鄙句许

三孔三刘岁月赊,后来儒术数君家。
五枝旧折燕山桂,八月新乘海上槎。
方履圆冠无愧怍,西崑东观有光华。
牙签纵许窥青简,银海何堪眩黑花。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