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颜气力渐衰残,王屋中峰欲上难。
顶上将探小有洞,喉中须咽大还丹。
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他日药成分一粒,与君先去扫天坛。
年颜气力渐衰残,王屋中峰欲上难。
顶上将探小有洞,喉中须咽大还丹。
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他日药成分一粒,与君先去扫天坛。
[
]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天坛峰下赠杜录事》。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的是炼丹求仙的景象,表达了对修炼成果的期待和向往。
“年颜气力渐衰残”,开篇便写出了岁月的流逝与体力的衰退,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情感。
接着,“王屋中峰欲上难”一句,通过对登山之艰辛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修炼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顶上将探小有洞,喉中须咽大还丹”,则是具体描写炼丹的工序和神秘感。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求仙问道的心境。
“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两句,从炼丹术语中抽取关键词汇,进一步强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炼制过程的专注与耐心。
最后,“他日药成分一粒,与君先去扫天坛”,则是诗人对于未来成功后的美好憧景,以及与友共享这一成就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修道求仙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生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教思想和炼丹术文化。
谩整巾袍,妄名清净,放搎劣马颠猿。
利名丛里,徒炫有因缘。
逐浪随波日日,不曾澄,湛灵源。
堪嗟讶,闲模闲样,辜负慕玄玄。
尔心还自忖,怕空迁日月,鬓雪垂肩。
好捡情摄念,慧种心田。
认取元初灵觉,常耕道、猎德绵绵。
功三考,形神俱妙,洒洒证飞仙。
处玄稽首,库使尊官,一别又过三年。
渴仰之怀,路遥未及人专。
辛酉孟秋仍热,遣来人、复去书传。
询动静,知丰衍职任,不久将迁。
他日功成厌世,效渊明乐道,闲伴林泉。
自在无拘,笑吟洞外松前。
养就真铅真汞,任时节、功了三千。
朝元去,现真形,独步云轩。
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
万种缠绵,千般汨没,荏苒光阴老却伊。
争如向,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乾坤荡荡无依。
似一片、闲云出世奇。
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难迷。
行满功成,仙游羽化,物外何如土底归。
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