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
万种缠绵,千般汨没,荏苒光阴老却伊。
争如向,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乾坤荡荡无依。
似一片、闲云出世奇。
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难迷。
行满功成,仙游羽化,物外何如土底归。
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
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
万种缠绵,千般汨没,荏苒光阴老却伊。
争如向,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乾坤荡荡无依。
似一片、闲云出世奇。
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难迷。
行满功成,仙游羽化,物外何如土底归。
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
这首词以"沁园春"为词牌,是元代道士丘处机的作品。词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与道法的智慧观念。开篇劝诫男儿要明了世间纷扰,避免过度执着于物质和欲望,强调身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解脱。词人认为,人生短暂,光阴荏苒,不如专注于修真求道,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意指深入学习和实践道教的高深教义,寻求宇宙真理的微妙之处。接下来,词人运用象征手法,将天地比作无依无靠的闲云,表达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他认为,通过领悟道性,修行者可以克服困难,如同航船抵达彼岸,跳出苦海。
"行满功成,仙游羽化",描述了修行者功成名就后的理想状态,即飞升成仙,超越生死。最后,词人强调,升天入地的神通并非外在力量,而是发自内心的修为和信念:"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一切皆在于个人的心灵修炼。
总的来说,这首词体现了丘处机作为道士的修行理念,倡导人们通过内心的净化和对道法的追求,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生命的超越。
先生持使节,极力救生民。
郡县宁无弊,朝廷未有闻。
某官贪可去,若事屈宜伸。
更为君王说,如今可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