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秘府。丹黄姓字成文谱。月旦攸归。
引领春风到竹扉。郢歌谁首。可许巴人幸列否。
逸兴全消。翻愧新诗度玉箫。
图书秘府。丹黄姓字成文谱。月旦攸归。
引领春风到竹扉。郢歌谁首。可许巴人幸列否。
逸兴全消。翻愧新诗度玉箫。
这首《减字木兰花》由清代诗人汤莱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图书秘府”开篇即点明了诗歌主题,暗喻文学殿堂的神秘与深奥。“丹黄姓字成文谱”,以“丹黄”指代书籍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书籍中文字的丰富与多彩,如同谱写的乐章。“月旦攸归”,月旦评是古代的一种文学评论形式,此处借指文学作品的评价与归宿,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认可与推崇。“引领春风到竹扉”,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竹扉则寓意着文学之门,整句表达了诗人渴望通过文学作品与外界美好事物相连接的愿望。
“郢歌谁首”,郢歌原指楚国郢都的歌声,这里借指高雅的文学创作或艺术表现。“可许巴人幸列否”,巴人是指古代巴族人民,这里以巴人自比,表达了诗人虽非专业出身,却也渴望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所贡献的心愿。“逸兴全消”,逸兴是指超脱世俗的兴致,此处形容诗人沉浸在文学艺术的世界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翻愧新诗度玉箫”,“新诗”指诗人自己的创作,“玉箫”则比喻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艺术完美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对文学与艺术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的追求,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将军年少时,束发在行伍。
西方顷多事,二十勇如虎。
一身殆百战,手足疮四五。
征行久边戍,肯惮服役苦。
西陲五十郡,一一经险阻。
一官三十年,铢积仅如许。
我闻中兴后,卷甲久未举。
宿将零落尽,屈指不可数。
政恐据鞍者,骄懦如婴乳。
时平偶无事,酒肉而子女。
问之行阵事,缩头而栗股。
有如将军乎,少小服军旅。
金疮历历在,末老勇亦贾。
抵掌谈世事,忠愤气如鼓。
愿欲奏君王,臣不知死所。
轻舟明月夜,慷慨闻奏语。
酾酒誓长淮,有力期共努。
归去觐前旒,此怀须尽吐。
雄编已汗南山竹,对坐松篁誇鼎足。
犹嫌官事作痴儿,故向书林巧徵逐。
苍龙宛转鳞之而,此君寂寞清且高。
晚来雁鹜无人进,又报明公欲变骚。
宦海足风波,汹涌百态动。
更嗟为郡难,一木支桡栋。
利害秦越瘠,谤讟邹鲁鬨。
区区美众口,于道竟何用。
一堕怨憎机,玉毁石可贡。
乡来羞染指,负此淮阳重。
公今上柯山,威望压群众。
州横车马冲,吏黠机巧共。
宽猛叹何适,往事成一梦。
利孔百已竭,举手下辄讼。
其难皆如此,要以人折衷。
如公补天子,轻重识抱瓮。
善刀而藏之,游刃真总总。
政成馀啸坐,事定略衔控。
人生五马贵,愿公还旧供。
归来佐雄略,一洗潢池弄。
我方烟霞痼,尔若丹霄凤。
傥知下愚贤,应笑臧文仲。
巉岩复巉岩,昨日通灵滩。
通灵二十里,有峡名马肝。
一山削壁立万仞,中有突兀如芝蟠。
轮囷累片叶,盘结分枝栾。
宛然老枝菌,如出枯树端。
大窠数尺迸崖缝,小者四五高低攒。
往来竞称马肝石,不悟石芝为异观。
朝廷日清明,郡国无旷官。
钟此温厚气,瑞草凝巑岏。
不见为羊又为马,石芝灵异元非难。
此芝瑞峡中,一一行人看。
何人果妙丹青手,便可图上归长安。